2 月 28 日,硅谷银行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在北京开了一场发布会,大概说了两件事儿:一个是中国的创业环境太好了,另一个是为了更好的把钱借给中国创业者他们要开北京分行了。
在普通人的直觉里,创业者找银行借钱似乎不光彩。一家公司如果经营良好,且业绩持续增长,怎么会需要管银行借钱呢?就算是要扩大业务,也理应是被各家投资机构追着跑才对。但是硅谷银行和它所创造的硅谷银行模式,却偏偏就是做“借钱给创业者”这门生意的。
一般来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出售公司股权的股权融资都是创业融资的第一选择,但这种选择往往是一种无奈之举。由于创业公司在早期没有固定资产,公司也没有正向的现金流,无法通过抵押或信用的方式从一般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维持必要的运营或扩张。只能将宝贵的公司原始股出售给风险投资公司以获取现金。
股权融资虽然无需抵押,也没有还贷风险,但是随着创业公司逐渐走向成功,其早期股权将越来越值钱,因此对于成功的创业企业来说在股权融资中损失的其实是机会成本——这些股权本可以在后续轮融资或一级市场中出售获得更高的回报。
换句话说,如果创业者对自己的企业有信心,那么在创业早期借债获取现金比出售股权获取现金更好。但是现实问题是,商业银行并不原意借债给中小创业企业,理由也很简单:90% 以上的创业公司最终都会走向失败,贷款给这些企业最终很大几率造成坏账。
在传统商业银行中,贷款方要么以足以偿还债务的固定资产(比如厂房、技术、库存)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要么以足够良好的经营记录(总利润 3 年增长)进行信用贷款。银行放贷的原则就是万一企业无法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贷款,有办法通过其它方式收回自己借出去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