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款产品的兴衰首先必看他的用户数走势图,陌陌自上市后,在2015年遇到很大的用户瓶颈,2015年第二季度达到7840万月活跃用户峰值后便一路下降,最低时触及6980万,几乎回到上市初的情况了,这就意味着陌陌单靠之前的文字图片形式不足以吸引用户持续在上面活跃。
对于一款社交产品而言,用户量级和变现效率是两大命脉。陌陌在2016年第四季度之前一直无法突破自己曾创下的天花板,即2015年第二季度7840万活跃用户的峰值。
但从数据图表中可以清晰看到,2016年的四个季度用户开始大幅度回流,回顾一下产品的功能迭代,用户增长的主动力便是直播功能的推出。
而且在2016年4月,陌陌将直播提升到了一级入口的位置,开放了一个独立tab给直播功能,这算是给直播业务最大程度的战略重视。使得陌陌的陌生人社交业务和直播服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直播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在陌陌平台上的全新的社交和寻找乐趣的方式。
直播服务所带来的收入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560万美元,到年底这个数字翻了12倍,接近2亿美元,占到陌陌所有营收的79.15%。可以说直播既给用户带来了用户的回流,还带来了收入的新增长点,可预期范围内只要用户数还在一直往上涨,收入也会随之上升,直接带动陌陌进入新的高度。
行业里的直播大战开始走向尾声,向光圈直播这样直接倒闭的不在少数,存活下来的仅仅是头部几家。从陌陌身上,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看直播这种产品形态,直播逐渐成为社交、娱乐、媒体属性的产品提高效率的一种基础设施。
这就像互联网,十年前我们说互联网是一个独立于传统行业之外的领域,现在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融入各个行业领域,互联网公司在深入垂直细分的行业领域,传统行业也在互联网化。
在未来,这种基础设施化的直播形态,可能比独立的直播产品更容易存活下来,并且成为主流。
不管是映客、斗鱼还是咸蛋家,都避不开用户获取成本和用户留存的两大障碍。和这些专门做直播的产品相比,陌陌有一个巨大的用户成本优势,陌陌本身有8000万的月活跃用户,这就解决了目前众多移动互联网公司最头疼的用户获取成本问题,这应该是陌陌作为跨界入局的角色足以后来居上的最大优势。
用户会一直看直播吗,再怎么也会腻的!这就是用户留存的问题。 专门做直播的产品到最后一定会遇到这个问题,用户看腻了怎么办?没有支点继续去承载,就只能看着用户流失。而这种基础设施插件化的直播形态,背后是有支点的,那就是社交关系链的建立。
直播只是前台一张皮,在直播背后其实是陌陌的视频化战略,即高度融合陌生人社交与视频化(直播+短视频)二者,将直播和短视频变成陌生人社交的场景,二者相互促进,提升用户的社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