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的电商扶贫只是四川扶贫中的一个样本,但要让四川的农村贫困地区不再是穷山恶水,电商扶贫已经做了很多,但要做的事情还更多,绝不仅仅是农产品销售的问题。《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邮政、供销、电信、移动等国有电商运营企业以及阿里、京东、苏宁云商等知名电商平台正下沉农村,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县城电商服务中心为平台,村级服务站点为终端,农村物流体系为链接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
在贫困村建立一批电商服务配送站点,整合缴费支付、代买代卖、取送货品、农村创业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等功能。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贫困地区已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7个,镇乡电商服务站点42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375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6个,镇乡电商配送站339个,村级电商配送点1292个。
在电商扶贫模式上,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仪陇、邻水、盐源、青川等地探索“电商+产业基地”、“电商+龙头企业”、“电商+贫困户”等新模式,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触网上线,推动农村田园文化、旅游资源及服务产品电商化,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特色效应的农业示范企业。“渠县柑橘”、“松潘藏香猪”、“马边绿茶”、“理县车厘子”等一批线上品牌脱颖而出,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各环节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信息不畅的问题,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从事生产,足不出户就能接到订单的目的。
为健全电商扶贫服务支撑体系,四川不断强化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农村电商政策协同。首创“财银联动”融资模式,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和电商扶贫基金,创新探索电商“闭环”融资模式,重点支持“快递下乡”与农产品进城。
进入2017年,四川电商扶贫仍在发力。3月10日的“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上,明确给出了今年的减贫任务:今年将建15个省级电商脱贫奔康示范县,培养电商精准扶持贫困人口1.5万人次。接下来,四川还要力争“十三五”时期,全省农村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超过20%;到2020年,农村电商在全省网络零售额中占比达到30%,贫困地区电商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