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博首页,几乎每个用户都会被推送各种电商购物的信息。而在淘宝上,却有越来越多的与商品相关的内容充斥其中。在电商网红的带动下,电商与内容的融合从未如此紧密。
《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包括红人相关的商品销售额,营销收入以及生态其他环节收入),预估接近580亿元人民币。
除了微博,淘宝也在近日开启了“千人大咖登淘计划”。闻仲认为,消费者对于平台的诉求早已不仅是纯粹购买,同时还将获取消费资讯,分享消费乐趣列为重要目的。不同的是,淘宝是以搜索为主导切入消费场景,而以微博为主要平台的网红电商,则以网红个人品牌社交为主导切入消费场景。
作为微博上最受关注的网红店主,杭州宸帆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CEO雪梨有300多万粉丝,日常微博平均阅读量达到百万以上。她自己经营的淘宝店铺,每年营业额以200%的速度增长,并创造过日销售额破亿的记录。
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开始创业的时候因为资金紧张并没有其他推广渠道。“只能通过在微博、人人网、蘑菇街各种渠道去发布商品信息,但是微博的转化率是最高的。通过与粉丝的互动,能更加精准地感知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通过数据驱动产品倒逼供应链的改造。”
不过,微博的电商化也因此在业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它正在违背自己的媒体和社交属性,也有人认为它成功地玩转了娱乐经济。
北京时尚美空网络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CEO傅磊认为,一个新兴的现象出现以后,往往会有大批人蜂拥而至,于是会出现野蛮生长、盲目跟风的现象。但是,对于网红们来说,并不是粉丝多、影响力大就能实现商业变现,流量和内容的精准度至关重要。
市场的空间固然很大,变现难、竞争压力大、粉丝难以积累都是网红们面临的挑战。想要长久地吸引粉丝的目光,垂直化、细分化、精准化将会是网红电商下一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