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腾讯之后,中国电信也成了“搅局者”,靠着一分钱拿下辽阳信息化项目,而这个项目的预算金额是892.95万元。
据了解,中标企业不仅要提供硬件设备,还有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而且是10年之久。为了“一分钱”就要“卖身”10年,中国电信这是在“赔本赚吆喝”?
前段时间,腾讯云一分钱中标厦门市政务云的消息,曾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质疑这是恶意竞争,而中国电信也参与了这次投标,最终成为“陪跑者”。然而这件事还没过去多久,中国电信就搞了这么一出,不免让人怀疑,这是被带坏的节奏。
毫无疑问,腾讯云采用超低价竞标是为了“封杀”对手阿里云。那么这次中国电信为何要“兵行险着”?
一直以来,国内通信行业的竞争都是异常激烈。虽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可是明显中国电信一直处于弱势。中国电信迫切需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要靠砸钱投广告,这似乎是不可能,早在2014年,三大运营商就被强制要求削减营销费。
要知道,仅2013年一年,中国移动的“销售费用”就达到918亿,中国电信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成本也达到704亿。
跟动辄上百亿的营销费用比起来,中国电信这次“亏损”的800多万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而无疑“一分钱中标”事件,显得更有噱头,更有冲击力。
谈起“低价竞标”,中国电信并不是第一家行动的运营商。在2016年4月,中国移动就曾以1块钱每月的价格中标“温州市府办政务云平台项目”,当时也曾引起争议。
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做亏本买卖!
正如腾讯云用一分钱拿下厦门市政务云,能够获得相应的其它增值服务一样。中国电信这次中标背后,也不仅仅是一种营销,而是“有利可图”。总而言之,中国电信这笔买卖并不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信之所以会采取这种超低价竞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对手早已不单单是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强势扩张,更是让它压力倍增。不得不说,比起运营商之间的战斗,互联网企业之间的打法更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