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受害群体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与诈骗手段移动化发展有关。”钱盾反诈骗公益平台专家刘坤分析介绍称,自2015年开始,电信网络诈骗逐渐向手机端转移,加上互联网金融大规模兴起,针对手机用户年轻群体的诈骗开始大规模爆发。
以“徐玉玉案”为契机,全国各地警方也加强了对大学生群体反诈骗的工作力度,一些省市公安部门联合各地高校代表,陆续成立了反电信诈骗公益合作项目。
“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学生有能力辨别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避免徐玉玉案悲剧重现。”钱盾反诈公益平台负责人刘加伟向记者介绍,钱盾反诈骗平台就曾发挥自身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协助山东警方,为破获“徐玉玉案”等网络诈骗案件提供了大量重要的线索。
为降低学生受虚假信息干扰被诈骗的风险,国务院也在采取行动。去年10月24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就在北京举办了“互联网+反电信诈骗”钱盾平台发布仪式。
据了解,该平台主要由阿里巴巴钱盾App、警务平台和开放平台组成。截止目前,全国已有厦门、郑州、新疆等多个省市机关加入。最早接入钱盾反诈骗平台的厦门警方数据就显示,已有超过20万厦门用户,每月可在平台保护下自动拦截数万个欺诈电话短信和病毒木马。
钱盾反诈公益平台负责人刘加伟向记者介绍称,钱盾反诈骗平台从事前预防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到事中诈骗电话、短信实时识别拦截,再到协助警方进行溯源打击,以及最后兜底赔付,形成了完整的覆盖链路。
郑州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的数据也显示,2015年12月1日至今,已累计处理各地流转警情19000余起,打击处置涉案银行账户11000多个,成功封堵涉案资金9000余万元,2016年全年发案量同比下降17.24%,涉案资金同比下降1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反馈的消息则称,阿里巴巴钱盾反诈骗平台的正式启用,自软件发布以来,下载使用量已近100万用户,拦截疑似电信诈骗电话,短信10万余条,查杀病毒40万个,避免群众损失上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