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互医业:探索盈利深水区,线上和线下如何融合?

 
2017-05-03 16:24:00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互医产业,目前盈利探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想办法获得精准低成本的患者流量,导流线下医疗服务盈利,例如春雨医生、就医160。另一种是为医疗产业上游提供服务,直接向B端(医疗机构)收费,以丁香园为代表。

前丁香园CTO冯大辉曾在采访中说,丁香园已经实现盈利,挣的是“干净的小钱”——丁香园的主要业务围绕医生展开,包括给医生提供科研和招聘服务等。另一块业务是做医疗企业的E-Markting,处方药不能做商业广告,又有宣传需求,得让医生了解新药的功能和用法等,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让医生了解药品这件事成本巨大,医药代表要登门拜访医生,在中国做歪了,变成了非学术的交流。

丁香园通过网络做正规的学术性交流,通过E-marketing相关产品变现。每家医药企业都在做E-marketing,这块投入在单款药物的成本上占比极高。 比如辉瑞,单款药物一年收入几十亿,不能到媒体上打广告,又要影响到医生,必须在学术上有动作。

\

而丁香园之外,互医领域还有一些在C端的商业探索,产业人士认为这代表了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已故的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最后时光的探索,给移动医疗的C端盈利之路留下了悬念,也留下了希望。

因为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垄断,医疗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初创互医公司,甚至线下医院都在面临寻找入口的压力。线上为线下导流,通过实体医疗服务变现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向,但当线上都没有足够流量或成本非常贵时,这种导流路径直接失去了运转的前提条件。

张锐在最后时光带领春雨医生的尝试,例如整合线下诊所资源,大体可以归结为资源共享、通道整合,把互联网医疗服务植入到线下医疗场景中,获得精准的患者流量。

而产业里这条路线的实践者,除了春雨,还有就医160,这家公司整合医院资源,通过提供SaaS服务(支付、挂号系统等),切入医疗场景,获得精准的患者资源。

2015年12月15日,就医160在新三板上市,这家中国第一个挂牌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如今已成功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关键就在于——整合产业资源,切入用户使用场景,为线下服务或药品销售倒流变现。

就医160平台目前注册用户数超过1亿,这1亿用户来自于就医160平台12年与医院方的合作(资源整合),他们为医院提供挂号、支付等SaaS服务,从而切入医疗用户使用场景(场景切入),积累了海量的精准医疗流量,避开了与百度等巨头的竞争,降低了流量成本。

“通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整合,构建新的能力,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之前基本靠‘用户红利’,靠粗放增长,现在‘用户红利’所剩不多,我们需要真正去创新、真正通过精耕细作来服务好用户,从而发掘用户价值”,2016年夏天,美团创始人王兴如此形容互联网下半场的关键,是与产业深度结合精耕细作,而不止是“做一张互联网的皮”。

如此大的用户基数,急需一个合理的变现途径。医药电商具有交易及时性的特点,于是就医160就推出了“160大药房”,实现线上精准流量倒流线下医疗服务。

160大药房主要服务于就医160海量的医患群体,依托庞大的用户数据,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的立体定位,实现用户在诊前、诊中和诊后的医药用品的精准销售,后续还推出了保险、体检等健康类服务。160大药房除了在各电商平台销售,还打通线下,除了少数直营店,其它线下店开放加盟,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参与经营,用开设院外药房的布局线下医药、医疗服务。

与“互联网下半场”相同的创业理论“重度垂直”,在两年前就由创业黑马创始人牛文文提出——“重度垂直”的理念是指创新公司深耕一个产业,把这个产业与移动互联网深度结合,提高产业效率,实现营收并且盈利,找到新的商业机会。就医160这样的创新公司就是不断在医疗产业中深耕,重度垂直。

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了发展“深水区”,而如何实现医疗产业互联网化,远比提供各种“连接医生与患者”更性感。互联网医疗正在关键节点上,而那些具有盈利能力,把线上资源变成线下服务流量的公司,将会拯救这个处在变化临界点的行业。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