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员选择的对象有3类:厂家/经销商、淘宝/天猫卖家、本地门店。这些职业打假人的工作都在研究相关的法律和寻找假货,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法律为筹码,用一倍损失,换数倍赔偿,所以盈利空间非常大。一般的职业打假人,起步一年都可以赚10万以上,厉害的打假团队,一年盈利几百万。
职业打假人分为2类:
第一类,高级职业打假人,这个就类似于大家熟知的“狗仔之王”卓伟,拥有自己的团队,全国大城市设有据点,打假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上,以大公司为主,几十万几百万大批量地购买假货,索赔的主要手段是诉讼,一年结算的案件数在100以上。
第二类,普通职业打假人,基本是独来独往。这个人群总体人数众多,离我们的生活也最近。他们关注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公司的产品营销宣传、产品包装,索赔的主要手段是私了收“指导费”。小厂家的产品品质、包装里面不规范的地方特别多。
对于一般的公司,普通打假人基本是盯他们的营销活动,一般营销部门对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条文了解十分有限,中招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这些“指导费”价格不一,有时几千,有时数万,普通职业打假人一个月能做成的单子在3—10个,付出的实际成本也非常低,基本都是屯的一些问题食品,可能就花了个几十元。
虽然实际成本低,但是时间成本高,找假货、跟商家谈判都非常的耗费脑力和时间。对于打假人的日常工作,大家可以理解为就是无时无刻的专注“吵架”。
客观上来说,职业打假人对于整体营销环境的净化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就是市场中的秃鹫,有什么恶心肮脏的东西,他们第一时间能嗅到,一口咬下去,厂家至少掉一斤肉,换谁都心疼,现在产品包装上的配方真假,广告真伪,活动概率等事情,政府部门只能制定标准,不可能管得那么细。
不过,由于从事普通职业打假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里面的骗子也很多,他们欺诈不法商家的目的并不单纯,有点“黑吃黑”的意思,当然也有品行极其恶劣的打假员,故意制造端倪,诬陷普通卖家,许多商家为了经营生意,不愿与之纠缠,只好忍着花钱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