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识别系统”的一部分,“面部识别”通过监测一个人的外表特征来将这个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其他这种类型的工作还包括最常见的指纹匹配、视网膜扫描、虹膜扫描(扫描眼睛更容易观察的部分)以及语音识别。
这些识别系统首先要接收一个“未知人”的数据,通常是图像数据;然后系统会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尝试将其与数据库中“已知人”的面部特征或声音特征匹配。“面部识别”的识别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检测、“面纹”创建、验证或识别。
拿到一张图片,计算机软件就会对其进行分析,然后识别出图片中的“脸”出现的地方,比如人群中。举个例子,商场内部都设有安保摄像头,装备了面部识别软件的计算机将会对商场内的视频影像进行检测和识别。
系统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的“脸”,它就会更加密切地关注图片中的每一张“脸”。识别有时候需要调整图片的方向或者大小。靠近摄像头的脸看起来可能会略微倾斜或扭曲;离摄像头比较远的人会显得很小甚至有部分会被遮挡。
当面部识别软件把图像中的脸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大小和方向以后,它就会更进行更加细致的识别,然后创建一个所谓的“面纹”。与指纹记录非常相似,一个“面纹”实际上就是一组能够区别人脸的组合特征。一个“面纹”的元素包括面部特征的相对位置,比如说眼睛、眉毛和鼻子的形状。一个有着小眼睛、粗眉毛和长窄鼻子的人,跟一个有着大眼睛、细眉毛和宽鼻子的人的“面纹”是完全不同的。 眼睛 是能否准确的进行面部识别的关键。一个大黑墨镜就能极大地混淆面部识别系统,它比发型或者常规的眼镜更能削弱面部识别的准确度。
你可以通过将“面纹”与一张照片进行对比,验证一个“已知人”的身份,比如公司对进入安全区域的人员身份进行检查和验证。同样的,你也可以通过将“面纹”与数据库中大量的图片进行对比,识别出一个“未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