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美国的电商发展环境讲完了,那么谁懂线下的痛?

 
2017-05-04 13:41:40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从2013年开始,美国的百货公司的营运利润率下降了270bps,目前平均水平7.2%。同时电商渗透率上升了670个基点,那么算下来电商渗透率每增加1%,则百货公司的营运利润率就下降400个基点。用同样的算法算服装专卖店,电商渗透率每增加1%,服装专卖店的营运利润率下降600个基点。

所以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电商蚕食实体门店的市场份额,对利润的蚕食也非常厉害。这种渗透来的比中国缓慢,美国电商以每年15%的增速增长,但是社会总零售额只以2—3的水平低单位数增长。之间差了12个百分点。中国的电商增速在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增速差了15个百分点。可见美国和中国都在经历一个被电商肆虐的过程。

\

那么我们看看在这种情况下,哪些业态没有受到冲击,这其中都有什么原因?

根据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过去五年,从2012年开始算起,百货公司的EBIT Margin 下降了318个bps。服装品牌专卖店的EBIT Margin下降了83个bps。而与此同时,折扣店(代表零售商Target、Costco、Ross Stores等)EBIT margin 增长了141个bps。在这五年间,美国电商渗透率从2012年的7.8%增长到2016年的10.8%。

因此单价低,多品类的折扣店算是躲过了一劫?其实并不是,折扣店的营运利润率在2015年开始下滑21个基点,2016年又下滑了6个基点。

只有奢侈品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单价高,利润率高,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要属成本弹性大。什么意思?在租金阶段,有minimum rent和contingent rent,中文叫保底租金和或有租金。美国的或有租金一般是销售额的6%。因此,实体店成本结构的弹性取决于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比例。在电商来说,平台提点和邮费都是变动成本,在实体店来说,或有租金才是变动成本。换句话说,或有租金占比约大,则变动成本越大,则刚性成本越小,就越禁得起渠道的变化带来的成本压力。也就是说,电商渗透率上升,对线下盈利能力的影响在于变动成本和刚性成本的比例。

在美国,我们刚才讲到电商渗透率每增加1%,服装专卖店营运利润率下降600个基点,而百货公司下降400个基点。

就是因为百货公司的成本弹性更大,我们看到奢侈品受到电商影响最小,是因为奢侈品和商业地产的议价能力强,Tiffany的或有租金占租金整体的35%,Coach占30%,而其他低价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品牌,比如A&F只有不到3%。这样在渠道转换的时候,固定成本背负的压力过大,品牌自然受不住折腾。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