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虚拟人技术”,谢安告诉钛媒体,VR 是数字王国另一个重点努力的方向。在公司去年提交的年报中,“虚拟实境及 360 度视频制作”已经成为仅次于“视觉特效制作”的第二大业务板块。
为此,数字王国已经因为VR产业布局投入了近1.8亿美金。其中,主要是收购了一批 VR 相关的公司和专利,其中包括行业领先的 Immersive 公司和 Micoy 公司。
在今年4月底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NAB SHOW(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中,数字王国发布了 VR 内容端到端组合解决方案,主要涵盖创意、制作和发行等环节。
数字王国这套解决方案,主要以视觉特效为基础,整合硬件、软件和云服务,包含360度摄像机,直播技术,后期制作整合方案,以及基于云端的VR发行平台。除此之外,数字王国还在北美市场推出了 VR 内容的数字王国 App。除了数字王国原创的VR内容,App 还接受其他平台的内容投放。
利用平台战略,推出以上解决方案,谢安坦言,一定程度上和去年12月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VR直播的痛点相关。
这场王菲天价复出的演唱会,只举办“仅此一场”,曾经一度因线下场馆票定价过高,一票难求,而被娱乐圈纪委书记王思聪“这场谁买谁是脑残粉”的吐槽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直播演唱会可以满足部分粉丝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数字王国想利用技术,使粉丝的感受更“真实”。数字王国演唱会当日进驻现场,运用其高清360度 VR 摄像机 Kronos 及 Zeus 作全景拍摄,加入视觉特效,通过 腾讯 视频,以及微鲸 VR 手机客户端实现 VR 直播演唱会。
不过,现阶段的体验实现方式,以王菲场演唱会的效果看来,似乎不尽如人意。有粉丝评论称,“一开始好奇效果如何,但是看完以后感觉花 30 元买 VR,挺不值的”。
数字王国对于粉丝的抱怨其实颇为“委屈”,认为这是“非战之罪”。在谢安看来,“消费者觉得不好,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有些不同的分发渠道,没有足够的技术来支持这个内容,在这一刻想说差那么一步了,我们就可以自己把它做到”。
虽然这次 VR 直播试水在效果呈现上还有一定阻碍,但是谢安却收获了适合数字王国VR商业化的模式——“VR 影视是一定要走付费化和会员化这条路线的”。
做粉丝经济的 VR 直播,其实很大程度是数字王国对于中国市场的考量。谢安分析,如果早些年大陆影迷对于特效大片还有着极度崇拜的思想,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变。
他们还曾就大陆市场对于 VR 内容的偏好做过调研。与北美观众偏好世界末日和钢铁侠这类宏大叙事的视觉场景不同,令谢安意外的是,在国内,排名第一的需求竟然是与自己的偶像“壁咚”。对于鹿晗和杨洋等流量小生的粉丝而言,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自家“爱豆”的生活饮食起居,是他们最期待的事情。
而今尽管直播当日视频平台并未公布最终参与直播的人数,但是根据数字王国的2016年业绩公告提到,“这场演唱会全球10万名观众付费观看了此次体验”,如果按人均30元的票价来算,300万的“门票”收入,除去各方分成,拿到手的钱只能说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