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住宿在中国的发展首先要过政府这一关。一方面是政府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明确,出台类似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行业的管理规范,在平台、房东、房客、房源、交易体系等方面制定出行业标准,平台才能确立合法性以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交易和服务体系。
但更重要的是信用体系的完善。今年4月国家信息中心与10家共享单车企业达成合作,建立了政府与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而这也为共享住宿行业完善信用体系提供了借鉴。
而对于共享住宿企业本身,探索更加符合中国本土的商业模式极为重要。以途家为例,其选择了以B2C的模式切入,房源主要来自大业主和开发商分享的不动产,这种大量的闲置资源保证了房源供应。与此同时,途家也通过收购蚂蚁短租弥补了C2C房源的不足。
小猪短租则在今年4月刚刚推出了商旅业务,在陈驰看来,商旅短租比旅游短租更加高频,标志着共享住宿领域的发展将由慢节奏进入快车道;而至于Airbnb,其在2016年11月推出了全新的Trips平台,提供房源、体验和攻略三种服务,Brian Chesky甚至表示未来还将会推出机票预订服务。目前,Trips平台已经首先在上海落地了中国。
而新玩家还在进入市场。日前,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推出榛果民宿App正式进入共享住宿市场。陈杰认为,在线旅游和共享住宿本身就密切相关并在互相渗透,由于共享住宿本身的低频属性,向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发展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而未来共享住宿会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入口。
根据艾瑞的数据,2016年中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为87.8亿元,较去年增长106.1%。预计2017年整个中国共享住宿市场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25.2亿元。陈杰向新浪科技表示,在这个有限但增长迅速的市场空间里,企业不仅在商业和业务模式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年轻用户对共享住宿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中国共享住宿市场正加速走向成熟。
陈驰也向新浪科技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虽然共享住宿不像共享单车那样实现爆发性的增长,但共享住宿的稳步增长模式更加健康,也更能长久。”在他看来,在政策和信用、交易体系逐步完善之后,共享住宿在中国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