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共享单车再次将共享经济的概念拉入到人们视野当中之后,共享充电宝和共享篮球的出现则让我们从实践的角度看到了当下人们对于共享经济的理解。
正如人们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一样,很多人并不将共享充电宝和共享篮球看作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对于它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样持观望的态度。
共享经济的概念的泛滥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市场浮躁内心的一种外在表现,缺少对原有模式的创新,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困扰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
基于共享经济衍生出来的众多共享概念更多地表现出人们对于共享经济概念的一种滥用,在新的模式和发展思路尚未理顺的背景下,由共享单车火爆衍生出来的众多共享概念似乎能够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从业者的心态。
据媒体报道,共享篮球出现在浙江某校园内,使用者借助微信能够轻松实现租借篮球的操作,使用者如果想要使用共享篮球,需要用微信支付29元的押金,使用篮球的费用为每半个小时1.5元。
为了保证使用者能够按照规定归还篮球,使用者在租还球的时候都要进行录像操作。目前这款共享篮球运营情况良好,运营公司计划将这一理念推广到更多校园里。
同前些天火爆的共享充电宝一样,共享篮球通过给使用者提供相关资源来获取一定的回报,以解决当下某些人群遇到的相关痛点和问题。尽管运营公司对于共享篮球的推广信心满满,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共享方式依然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