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片场有了魔力TV,papi酱做了papitube后,MCN在中国短视频行业有了新的注解,就像自媒体大号带小号的流量生意,短视频CP方也不再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MCN机构,而是转向流量矩阵模式,开始新一轮的竞争。
从今年3月份开始正式运营的短视频“办公室小野”,尽管讲的还是一个美食的故事,但从数字上来看,一个月以内将10条短视频播放量做到了3亿,粉丝超300万,并在美拍公布的2月原创榜单中,超过papi酱成为第一,其背后MCN机构“洋葱视频”用了一种场景概念进行差异化打法。
简单来说,通过场景的单点突破,洋葱视频对发生在用户身上的日常场景进行剖析,和垂直内容结合,来获取更多流量及变现的可能性。
拿办公室场景举例,美食方面目前已经推出了小野,此后,洋葱视频还会计划推出5个左右办公室相关联的垂直IP,打造“家族化IP”的概念,类似于同道大叔的十二星座矩阵。36氪了解到,除了办公室场景之外,洋葱视频接下来还会推出校园场景相关的系列IP。
从运营方面来看,洋葱视频目前正在孵化一个“脑洞云数据库”,在海外会借助一些MCN机构,做版权的合作,拓宽创意条目和素材,此外,在视频脚本创作方面,团队要求“每20秒一个小梗,每60秒一个大梗“,以保证从创意、编剧、IP人物、拍摄和后期等环节能实现流水化运作,以及持续产出能力。而除了国内平台,“办公室小野”目前还在YouTube和Facebook等国外渠道进行投放,播放量破千万。
广告无疑是洋葱视频目前获取商业收益最快的途径。而通过系列场景IP孵化,洋葱视频未来还会进行网大网剧以及衍生品开发,拓宽收益渠道。此外,36氪还了解到,洋葱视频目前还正在进行类电商的2.0的架构布局,通过短视频流量做电商的直接变现,不过这部分会涉及到沉重的供应链环节,现阶段洋葱视频依旧会将精力主要投入在吸引流量上。
团队方面,洋葱视频创始人陈佼和聂阳德都有媒体人背景,陈佼曾经创办过epr&social marketing,为百度、腾讯、雀巢等公司提供营销策略及服务,该公司年营业额为5000万元;聂阳德曾操盘某女装品牌从0到GMV8000万元/年,并参与操盘某电商孵化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