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共享单车再次将共享经济的概念拉入到人们视野当中之后,共享充电宝和共享篮球的出现则让我们从实践的角度看到了当下人们对于共享经济的理解。正如人们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一样,很多人并不将共享充电宝和共享篮球看作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对于它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样持观望的态度。共享经济的概念的泛滥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市场浮躁内心的一种外在表现,缺少对原有模式的创新,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困扰当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
基于共享经济衍生出来的众多共享概念更多地表现出人们对于共享经济概念的一种滥用,在新的模式和发展思路尚未理顺的背景下,由共享单车火爆衍生出来的众多共享概念似乎能够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从业者的心态。
据媒体报道,共享篮球出现在浙江某校园内,使用者借助微信能够轻松实现租借篮球的操作,使用者如果想要使用共享篮球,需要用微信支付29元的押金,使用篮球的费用为每半个小时1.5元。为了保证使用者能够按照规定归还篮球,使用者在租还球的时候都要进行录像操作。目前这款共享篮球运营情况良好,运营公司计划将这一理念推广到更多校园里。
同前些天火爆的共享充电宝一样,共享篮球通过给使用者提供相关资源来获取一定的回报,以解决当下某些人群遇到的相关痛点和问题。尽管运营公司对于共享篮球的推广信心满满,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共享方式依然持观望态度。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逐步退却,整个互联网市场陷入到一种相对低迷的市场状态,而一些平台的陆续关门倒闭则更加让人们对当前市场抱有悲观态度。在这样一种市场环境下,借助业已成功的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很多公司的首要选择。
投入巨大,试错成本高,让很多公司望而却步。尽管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布局智能科技、大数据、VR技术等未来的新技术,但是对于这些新技术如何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找到突破口依然是一个相当大的困难。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发展新模式和新思路需要很大的试错成本,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他们无法承受太多的试错代价,这让他们在市场当中显得有些谨小慎微,亦步亦趋。而这些新的发展方向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有些许的起色,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观望与平稳成为很多公司的必然选择。
除了新技术的投入巨大之外,对于新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缺少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更是加剧了市场平静的状态。以VR为例,尽管市场对于VR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并有众多企业参与其中,但是真正在VR上有大的投入,真正对VR有大的推动的企业少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很多VR从业者仅仅只是观望,并没有付诸太多动作,等到市场发展思路逐步清晰之后,或许才能驱动整个市场大步前进。
“共享+”的概念不断涌现正是这种市场状态的直接体现,共享单车领域持续获得资本关注,并逐步扩大它们在用户当中的影响力,让更多企业看到了利用这个概念继续进行变现的可行性。在新发展思路并不清晰的前提下,很多公司望而却步,转而选择旧有的模式成为较为稳妥的选择。在现阶段,基于新技术的发展模式是互联网巨头们有能力,并且有机会尝试的一个领域。
当前不断涌现出来的“共享+”的概念,更像是“互联网+”的一种延续,并没有太多创新的地方。它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不断出现,其实正是市场缺少一个切入点对尚未完全消退的“互联网+”热情的一种释放。共享单车的持续火热所带动的一大批热情似火的人们对于共享经济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抱有十足信心,他们期望通过共享概念的再次应用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从本质上看,“共享+”其实是“互联网+”的一种延续。通过将已经火热的概念在其他相关的领域上进行应用,在减少用户宣介和培养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很快被用户所接受。这反映出市场对于当前市场缺少引爆点的一种焦虑,更是对于未来发展的一种毫无头绪。
之所以会说“共享+”是“互联网+”的一种延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前很多共享经济的衍生概念从本质上来看其实依然是建立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的,它们的本质并没有太多触及本质的改观。
市场对“互联网+”的持续应用是它们对于新的发展思路缺少探索勇气的一种直接体现,与其大刀阔斧地试错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不如在延续以往优质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基于“共享+”的概念不断涌现折射出市场对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心以及市场对于新技术发展模式的不成熟的担忧,如果“共享+”的发展势头持续进行下去势必会将导致更多元素加入到共享经济的之中,同样将会衍生出更多的发展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