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突然啊,最近联网公司们 组团 来给“空巢青年”们画像了。
如果不看画像或者图鉴的标题,别说是空巢青年的妈,就连空巢青年本人看了都 很难认出这是自己 。
喜欢五月天、EXO,却想嫁给胡歌、彭于晏
举个例子。
阿里出的一份图鉴里,说空巢青年 最喜欢听五月天、EXO和太妍 。
再仔细看看上面的截图,震不震惊、服不服气,是不是你本人?
EXO和五月天的粉丝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会不会同时觉得自己的爱豆受到了玷污?
综合起来看,就会有点怪:如果空巢女青年最喜欢EXO和五月天,那 为什么不去嫁给鹿晗吴亦凡张艺兴 ?
何必非给年轻人画个圈呢?
作为一个勇于承认、不怕被打的 EXO粉丝 ,我想说:这种统计偏差出现的原因很简单。
阿里所出的图鉴,音乐数据应该是 来自虾米音乐 ,而EXO的版权,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什么的都没有啊!
所以说,虾米之所以觉得空巢青年最喜欢听EXO,可能是因为 听EXO的人只能专门去虾米啊。
这种方式如果靠谱,那网易云音乐也可以收集用户数据,然后宣布“我们用户从来不听陈升”、“我们用户喜欢黄晓明不喜欢黄耀明 ”或者“我们的用户很少听EXO”,而“”咯。
搁以前的话,这种画像、图鉴或者大数据的标题里有的,可能是80后、90后,然后变成95后、00后,再到现在就成了 北上广和空巢青年 。
标签不断在更新,但 标签下的本质 却是同一个群体: 年轻人 。
贵圈总有一种魔法,能够让一个还算好玩的 新词快速变得恶臭。 这种能力,从原本算是清新脱俗的“洪荒之力”变成烂大街标题开始,就一直被诟病。
能跟得上热词,不代表跟得上潮流。
年轻人一直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还会提前过上“中老年生活”。他们确实有一部分的共性 ,但是把这些凑巧在某几个因素上有共同点的年轻人们,嗷嗷 硬塞进一个极多限制的框架 里,也是累人的。
何必非要给年轻人画一个圈儿呢。
手机真好玩
一个人在外工作、一个人租房子住、一个人收快递、一个人等外卖、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在家裸奔,一个人过性生活。
这样的日子吼不吼啊? 我觉得挺好的 ——但爸妈好像不这么想。
我猜这是因为他们没体验过这种舒服日子。
他们这代人,往往家族庞大,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较早地进入婚姻生活、 躲不开人情世故。有经历过be alone 、钱够花、乐子不少、自由自在的独身生活是什么滋味吗? 没有。 所以才会以为自己的小孩得结了婚才能过得好。
上学的时候我总喜欢在外面跑,现在长大了又总是喜欢宅着不出门。
为什么?不是因为性格改变,只是因为现在住的地方没有父母了啊,而且 手机这么好玩 。
啊,其实我也算不上空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