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大家以和为贵,法制建设也越发完善。武林的作用已经从快意恩仇、抱打不平,逐渐转移至以武会友、强身健体。一些享誉全国的武林门派也纷纷“改行”,发展武术产业经济。
少林寺是最快走向世俗商业化的门派之一。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以及由此掀起的功夫热,使少林寺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年接待的游客达70多万人,1984年达到顶峰260万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回忆,最鼎盛的时候一天能来六七万人,登封市旅游经济的收入一度占到财政收入的30%,其中90%得益于少林寺的影响。
1997年,释永信成立了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河南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于2010年已累计拿到45个类别、200多项商标的注册证书。2006年12月,河南少林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少林寺食品旗舰店入驻天猫。笔者初步统计,少林寺食品天猫店的累计销售额超过235万元。
除了食品领域,少林寺还将自己的品牌经营伸向了医药、影视、餐饮、出版、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众多领域。2005年5月,少林寺首次授权制作有关少林题材的动画及游戏,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约38万元的知识产权出让费。2006年,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推出“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少林寺得到不少于100万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