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文所言,悲观的卖家认为在自身不具备内容化运营的前提下,其势必要错失电商内容的机会,注定是没有明天的。
这真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对于尚未具备内容运营的卖家,我们考虑其是否还有明天不妨以此逻辑为出发点进行考虑:1.不做内容流量是否可以持续增长;2.传统流量导入方式是否仍然行之有效。
淘宝在2016年发力内容电商其根本目的在于以内容来提高整个手淘平台的用户粘性,并直接产生购买力。换言之,当用户被内容所吸引来时,其下单的动力和手淘使用时长将得到极大提升,整个平台的流量池在不断放大,所有卖家自然可分享改革的成果。
当然,亦会有卖家担心流量仍然会集中于善于内容运营的卖家,大部分卖家恐与此无关。
我们可以从以下思路看待此问题:1.不具备内容运营卖家的产出曝光入口是否有所提升,在部分媒体的报导中,我们只注意到了“手淘60%—70%都会内容化”的惊悚字眼,却忽略了此内容背后为绝大多数卖家带来的福利,如以CPC为主要变现方式的内容中,平台会根据阅读者的大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化产品的匹配和推送,换言之,即便卖家不做内容运营,其产品也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入口的,这也是手淘内容化实现流量内循环的重要表现;2.传统流量导入方式是否有效,在铁哥看来移动化运营之后虽然表面看来产品的展示位置有所下降,但以大数据为主要工具的新技术却实现了与pc时代不同量级的展现量,如手淘此前推出的千人千面,其基于用户的行为脸谱为其匹配个性化产品,产品的展现机会是远大于pc时代的。
因此,我们不能够被简单的“手淘60%—70%都会内容化”所蒙蔽,将内容运营与常规产品曝光视为水火不容对立面,相反,在这场电商内容化运营的调整中,无论卖家是否擅长内容化运营,其均可以享受改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