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事实是不是真的如黑产商家所说的那么简单呢?如果将自己的学生证或其他证件借给别人认证身份,出现失信行为时,这笔“账”该记在谁的头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朱巍告诉南都记者,上述提到的用学生账户认证骑共享单车的行为,由于行为和人之间有差异,可能会出现学生“代为受过”的情况。而且,个人信息、财产信息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对个人的信息安全也会带来威胁。因而他认为,这种“薅羊毛”的行为应当禁止。
但是,朱巍也补充道,目前技术还不能做到对非本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从知情权角度,如果发现个人信用降低了,可以要求采集单位说明,如果有误则有权要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