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业务如火如荼,但其风险不容忽视。借款者无力还款或故意不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暴力催收屡见不鲜、存在骗贷集团等都是现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表示,现金贷业务的准入门槛过低,需要监管部门予以规范。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获悉,为了获得流量和客户,某些平台用一些“黑暗法则”野蛮发展,如大量采购个人数据进行电话推销,而且把数据转卖给其他人。某些平台在客户逾期后,催收人员随意给客户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并将客户的个人重要信息在网上发布。
利率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明确,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然而,上述小杨借款的月利率为4%,折合年利率高达48%。
上海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现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现金贷业务的成本包括从持牌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利息以及平台本身的各项费用成本。平台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需要覆盖“息”和“费”两项。如果息费综合成本必须控制在年利率36%以内,则现金贷业务没法做。
“我们2014年与金融机构一起探索现金贷业务时,业内做这项业务的还不多。到去年下半年,很多平台发现了市场机会,几百、上千家地蜂拥而入,市场竞争激烈。”该负责人表示,随着现金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确实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部分平台资金来源不规范,不是来自持牌金融机构,而是来自个人。部分平台年化利率高达200%甚至更高。这种平台利润空间大,于是花大钱去投放广告,拼抢客户,导致行业整体获客成本提高,大家不再拼技术、拼风控,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虽然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没有实际的准入门槛,但隐性门槛不低。”上述信而富相关负责人表示,做现金贷业务需要具备完善的风控体系、优秀的预测筛选和自动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