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4.8新政”推出,到后来实行两个月暂缓实施,再到今年3月份商务部发言人做出了明确表示,“过渡期后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个人物品的方式进行监管”,短短一年时间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政策变换了无数次,而每一次都牵动着企业的心。
对于去年的4.8新政,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品途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对企业来说确实限制太满,不利于行业发展。本来新政实施是想限制假货问题,但是通关清单一出,保税自营的企业很大部分会流失,更容易加剧假货泛滥。”
正如李成东所说,去年的跨境电商新政除了税收政策,商品清单管理政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其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影响更为重大。
而这一影响也在实践中体现了出来,诸如,“郑州海关瘫痪了!”“有旅客在机场海关因不愿缴税而弃置物品了!”“小红书位于河南的保税仓空空荡荡“等传闻层出不穷。
对于通关清单这一政策,网易考拉的相关负责人对品途商业评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它对一些品类商品的管理要求较为严格,极大地减弱了跨境电商行业在商品引进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这对很多从事以保税自营为主的企业来说是比较致命的打击。”
或许是新政带来的行业冲击太大了,两个月后,考虑到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相关部门又决定延期执行此项新政。2017年3月17日,商务部发言人又宣布新政将暂缓执行到今年年底。“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玩法,着实把各企业折腾得够呛。
“政策摇摆,其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在出台新政的时没有做好充足的调研和市场分析,对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也未做详细的了解。易观国际电商分析师潘晓向品途商业评论表示:“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是逆势而为,不符合现在的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
洋码头CEO曾碧波则对此表示理解,在他看来,“去年48新政是‘定税制’,今年3月新政是‘定标准’,明确监管标准,有利于刺激消费。在政策规范之下,正规阳光的跨境电商平台会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海外购物的热情和信心将进一步增强,跨境电商也将步入新的高速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