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买二手货又成为了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一件事。在现在这个各种产品飞速迭代的时期,今天买的东西,可能用半个月就不喜欢了,扔了可惜,卖了至少还能回点本儿,想买这些东西又想少花钱的人还能落个实在。其实,说这么多都是废话,最重要的还是穷。
有了需求,自然也会诞生为之服务的平台,作为买家与卖家直接沟通交易的平台,我们可能会在上边遇上各种各样的人。说到这里其实就是一把辛酸泪,笔者也在上边买卖过东西,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坑。并不是这个平台有什么问题,而是买家和卖家实在是让笔者搞不清套路。总结归纳一下,大概是下面这几类:
来回墨迹型:
这类买家或者卖家在交易的时候及其墨迹,他们可能对交易的产品极其了解,但就是不会马上达成交易。他们会对产品的本身或者价格提出种种匪夷所思的问题,明明标好了价格却硬要改价格,甚至有时候对吹风机这么简单的小家电都能疲劳轰炸个一个多小时,就为了砍个几块钱。
突然失踪型:
笔者在买卖东西是非常怕遇上这种人,虽然笔者理解挂二手商品平台的人,没有几个是专职做这个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忙,但也不能聊着聊着就彻底消失了啊。甚至笔者遇上过中间彻底消失将近半个月的卖家,您卖还是不卖好歹给个准信也成,毫无征兆的消失,实在是让人有点窝火。
假装学生型:
遇上这类卖家或者买家是让笔者感觉非常无厘头的事,这些人在交易中非常喜欢自称是学生或者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在交易中喜欢用“我还是学生,能不能便宜点”、“学生党,您再加50吧”这类的理由进行砍价。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也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党就会给交易的对方进行补偿或者奖励,而且这类卖家或者买家,也很少是真正的学生,他们只是想用这样的理由捞点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