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5月之前,共享充电宝这个词还只是一个在科技圈被小范围讨论的话题。
然而,自从陈欧和王思聪在微博上就此事隔空互怼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了这个新晋的风口。
5月4日,界面独家发布了聚美优品3亿投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新闻,隔天上午,微博就爆出了王思聪对此事的看衰评论,正在公众努力弄懂共享充电宝是什么的时候,“新晋街电董事长”陈欧又发了一则微博,称“欢迎思聪监督,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
这样的说法不免会让人想起另一家以共享为名的企业——摩拜单车,因为其CEO胡玮炜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而以这句话为名的那篇稿子至今也仍是所有描写摩拜单车的文章中点击率最高的。
“公益”成了这些商业公司的挡箭牌,还有些道德制高点的优势。不过,很显然,陈欧成功了,不仅公众的目光投来,连同行们也都纷纷趁着热度接连放出消息。
5月8日,共享充电桌面派系的两家公司小电和Hi电接连发布融资信息,一直在融资上领跑的小电此次也不例外,成为了行业里第一个拿到B轮融资的企业,而且此轮过后,小电的估值就达到了10亿。Hi电则是公布了自己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至此,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融资总额已近12亿元,行业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翻翻各大媒体相关新闻下面的用户评论,大部分用户对此事还是持负面态度的,类似“看不懂”、“没价值”这样的内容占据了评论区的半壁江山。
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创业者在想方设法的榨干共享概念的最后一点可能。5月5日,共享篮球项目“猪了个球”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是的,继充电宝之后,篮球也能共享了,我想,如果你对充电宝这个模式已经充满了疑虑的话,对篮球想必疑虑就更多了。
这个年头,难道真的是随便租个什么东西就都能共享了吗?接下来会不会出现共享雨伞,共享吉他,共享电饭锅?可这些和租赁有关生意真的能算作是共享经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