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产品方面的乏善可陈,还是战略布局上的摇摆不定,表面上虽然是因为联想转型不顺的一系列并发症。实际上,联想现如今不能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文化上,而这一点也可以从联想对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风口”的反应灵敏度,还有投资规模上可见一斑。
“联想太硬了,互联网的意识很难生根发芽。”有一位联想高管曾这样说过。这不禁让人想起之前成立于1999年10月名叫FM365的网站,这个网站当初的全称叫做名“联想调频365”,是联想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的ISP业务,拥有新闻、邮箱、搜索、游戏和软件等频道,成为红极一时的门户网站。
FM365最辉煌时曾与新浪、搜狐和网易并称四大门户网站,其宣传方面除仰仗天禧和同禧系列品牌机外,还请来谢霆锋与周迅做电视及户外广告,不过最终只短暂的存活了4年。
联想最终不敌新浪、搜狐和网易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联想在当初只是一个硬件公司。硬件公司惯有的企业文化难以适应新兴的互联网浪潮,在新的机遇面前,应当要有新的眼光。
或许正是因为联想在PC行业太过成功,以至于难以在公司推进互联网思维。从这个角度上看,有些业务太过成功,反而确实会成为普及新兴事物的阻碍。而联想一直以来的传统硬件厂商固有企业文化,也成为近年来联想转型道路上最难面对的障碍,成为近年来联想高层更换新鲜血液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连曾经在联想里地位仅次于杨元庆的刘军,也最终在2015年正式离职加盟肆拾玖坊,结束了22年的联想生涯。
随后,在去年年底,接替刘军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的陈旭东,被调离转去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而联想MBG业务由原掌管联想集团HR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乔健接管负责。
对于联想而言,不论是专注于短期经济效益,还是说不停地调整产业结构,其背后根源都是因为联想受制企业文化的限制,这种传统硬件大厂的企业文化,不仅使得联想无法深入的布局一个行业,追求短期效益也并非联想所愿。
没有长久的战略布局,使得联想只能不停地转移阵地,试图去追赶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为此只能再三调整自家公司的产业结构。而这种行为,也正是诱发联想产品吸引力下滑的病因所在。布局人工智能不仅成为突破当前产业乏力困境的重要解决方向,同时也成为联想尝试转型的重要阵地,人工智能对于联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现如今的联想而言,当务之急是忘记下个季度的业绩,以更大的决心找准未来的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