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新零售的道路依然很长,但正如记者采访的多位天虹不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所总结,变化的只是技术手段,零售的本质没变,依然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首要目标。
关店、关店、再关店……传统百货业在新的一年日子并不好过,电商冲击对实体零售的蚕食仍未停止,一二线城市的关店潮依然在延续。根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百货与购物中心业态关闭了56家门店,华堂商场、百盛、新世界百货、玛莎百货等大型百货企业也未能逃脱关店噩梦。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作为全球百货商店“始祖”发源地的美国,也同样深陷业绩萎靡的泥潭之中。业绩衰退导致的大规模关店、裁员成为行业常态,据美国媒体报道,进入2017年以来,至今已有九家零售企业宣布破产。
摆在传统实体零售前面的无疑是一条荆棘遍布的探索之路,有业者甚至以壮士断腕之态说出“不转型会死”,但盲目转型、病急乱投医也许会“死得更快”。
百货行业的转型早在数年前已见端倪,但能成功探索出清晰方向的企业却屈指可数,而天虹可以说是转型路上走得最早也是最远的一家。
自1985年首家门店开业以来,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虹股份”,002419.SZ)一直专注于零售百货业务。随着电子商务对实体商业的冲击越发猛烈,2013年天虹启动了业务模式转型,并提出了“全渠道”、“体验式消费”和“价值链纵向整合”三大战略方向。具体来看,天虹的全渠道战略包括打通线上线下生态圈,在商品、营销、物流、数据等实现资源共享,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虹领巾APP+天虹微信+虹领巾PC端+天虹微品”的实体店+移动端+PC端的立体电商模式。
天虹2016年财报数据显示,商场营业收入为172.73亿元,同比下降0.71%。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商超增长乏力的同时,其电商业务增长迅猛,仅去年,电商销售就同比大增60%。天虹董事长高书林在不久前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坦言,公司整体营收增长还是略显乏力,未来会把重心放在购物中心、超市和百货体验业态的转型升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