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爱范儿独家爆料了魅族的人事变动引起业界关注,前华为高管杨柘即将取代李楠出任 CMO;另外,魅族将成立魅蓝分公司,CEO由于李楠担任。这样的消息被曝出,着实引得不少网友一片唏嘘。
魅族在国产手机的市场地位我们是不可忽视的,但同时,它近几年的动作似乎也在一点点透支“煤油”们对其的信任。这次用杨柘来取代李楠,魅族的人事变动背后又有怎样的寓意?
自2007年起,魅族破釜沉舟放弃了国内MP3领头羊的地位全身心投入到智能手机的领域,之后一直迅速崛起,这背后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推敲?
首先,它近两三年的发展离不开阿里投的40个亿,可以说,没有这些钱,魅族活不到2015年,有了钱,才有了后面的一切。然后紧贴小米产线,拼尽全力下了血本推出的魅蓝系列把手机的低端市场活生生地从红米手中抢了过来。低端机消费者普遍喜欢看配置,比价格。魅蓝系列刚好满足这个要求,高配低价。
然而,这样并不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因为当时的魅族的产品线没有一个可盈利的项目,尤其是魅蓝的系列一直在亏损,魅族意识到,阿里的钱迟早会花完,钱花完了又怎么办?于是魅族通过Pro系列和mx系列走中高端的产品方式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以占据市场更大的优势。
魅蓝一直走机海的战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推出太快就意味着产品不够成熟,缺乏后续维护升级,研发力量跟不上,消费者自然也会出现新品疲劳。比如说在后来的产品定位中,一款更低价的魅蓝产品的性能要比魅族MX4好,这无疑就是企业在产品定位中出现的失误,使得产品自相矛盾,这也让不少魅粉大失所望。
魅族这几年与联发科的合作也解决了手机上一些实质上的问题,千元机最需要的就是性价比,这一点,联发科替魅族做到了。联发科低端芯片的优质表现,替魅族解决了多年来的四大老毛病:信号差、续航短、发热大、系统卡顿。同时,这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为联发科的SOC不可能一直占据这么有利的位置,比如说当年的红米Note2采用了6795,就把魅族逼到了墙角。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魅族之前用三星现在选择联发科处理器而一直忽视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其实魅族和高通在很早之前就有专利上的纠纷案,一直达成不了一致,这中间还是一些利益之争罢了,不过据说两家的恩怨刚刚和解,高通CPU的机器也许正在路上,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