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营手段来看,三只松鼠的“出淘”策略主要分:
线上多平台建设,将产品由单一的天猫渠道延伸至京东、一号店等平台,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获得线上规模的持续性增长力,这也是三年以来天猫平台占比由78.55%将至63.69%的主要原因;
自建线上渠道,虽然三只松鼠官网的销售指向为天猫店铺,但独立App的运营其目标却是自建渠道;
线下多渠道的建设,如“投食体验店“和线下店铺的开设。
显然,虽然三只松鼠始终拒绝对“出淘“发表言论,但就行为看是明显有计划有节奏在进行“出淘”工作。
对于三只松鼠而言,其虽然是一家有着“网红”光环的零售企业,但就其商业模式来看,其只掌握了坚果零售生产加工的“销售”环节,其产品均是第三方加工企业“贴牌”而来,产品并无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研发成本分别为184.53万元、682.22万元和1184.34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仅为0.2%、0.33%和0.27%,产品的创新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
这意味着,在整个坚果类零售产业链内,三只松鼠的议价权相对较低,行业的定价者往往是传统渠道的巨头亦或是产业链的整合者。受规模所限,三只松鼠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此直接导致企业毛利较低,又直接造成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据招股书显示,未来三只松鼠产品流程主要有四大部分:1、产品研发、预算;2、根据预算量寻找供应商进行采购;3、合作的加工厂完成产品生产;4、质检后在五大平台进行销售。
整合产业链,加强行业议价能力是三只松鼠此次IPO的重头戏。
如此,“出淘”只是表面,回到大零售思维中,提高产品在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乃是三只松鼠下阶段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