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大年!这是最近机构研报里大概率提到的一句话。西南证券应该体会最深,上周五刚因大有能源被罚没3000万,事涉鞍重股份重组的罚单又来了,今天又被罚没600万元。
事实上,2016年“最严监管年”即已拉开帷幕,伴随着IPO、债券、并购重组等多项投行业务核查工作的推进,监管层已公开对多家券商投行进行了处罚或立案调查。据行业人士透露,随着更多违规项目浮出水面,被处罚的券商也会随之增多。
券商中国记者据证监会的公开信息,对2016和2017年的“罚单”进行了不完全统计,发现有11家投行遭点名批评或处罚。包括兴业证券、信达证券、中德证券、中投证券、爱建证券、西南证券、新时代证券、国信证券、中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莞证券等。此外,证监会还对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开出了罚单。
哪些投行项目成为受罚重灾区?统计来看,主要包括欺诈发行、虚假记载、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尽职调查不充分、出具含有虚假记载文件、财务核查存在重大遗漏等
从处罚来看,2016年有兴业证券、信达证券、中德证券和中投证券收到了证监会的处罚通知,涉及罚没款共计6848万元。而2017年新时代证券、西南证券和爱建证券三家就被罚没6383.92万元。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券商投行被罚没金额接近去年全年。
来听听投行业务人士的说法吧(应被采访投行人士需求,我们这里略去实名)!

投行人士A: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投行业务是越来越难了。
投行人士B:是呀,经过这几次的检查和处罚,我们有好些个老投行就彻底不干了。
投行人士A:做得越多,风险越大,业务生态环境也大不如前,关键还心累。
投行人士B:现在监管部门还特别关注投行的绩效问题,上次监管部门来检查的时候,主要问的就是这一块。
投行人士A:如果真的连投行如何发放奖金都要制定统一标准,那真是要伤了大多数投行人的心啊。
投行人士B:分时间按比例下发奖金到不稀奇,只是现在项目标准高,且各种检查,自然打击了一大片人的积极性。
投行人士A:对,收入和贡献也不成正比了。
投行人士B:没看今年的罚金已经快赶超去年全年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