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即时通讯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原本是互补的,早期的马化腾并没想独树一帜,而是打算和马云的淘宝合作。但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互联网丛林法则和马太效应的原则下,这种看好的姻缘并没有谈成,转而探索各自的“弱项”:阿里巴巴开始做即时通讯,腾讯开始琢磨电子商务。
2005年9月12日,腾讯推出C2C平台-拍拍网,腾讯与阿里巴巴开始正式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展开了角逐。虽然腾讯最终未能在电子商务领域创造奇迹,却促使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子商务霸主地位,2014年“双十一”,阿里巴巴全天交易额高达571亿元。
2014年3月10日,京东集团和腾讯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腾讯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份,占据京东上市前普通股份的15%。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一级入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帮助京东在电商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并在支付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从而提升用户的网购体验。
虽然腾讯时代的拍拍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不过在京东和腾讯联手之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电商领域的角逐依然在书写着新的神话。时至今日,
在泛电商时代,传统B2C、C2C模式存在已久的低价文化、恶性竞争、假货横行等行业痛点,在消费升级(消费者追求品质、性价比、个性化需求,更关注食品安全等)的背景下,实施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腾讯与阿里巴巴相继提出互联网+、五新理论的概念,正在试图改变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生态,打通供应-生产-消费环节(B2B2C)。这些意义并非简单的在B2B领域获得更多新的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打通B2B与B2C,建立新的消费形态下的制造与商业融合的“数字经济”生态。
这两大互联网巨头依然“数字经济”更多领域展开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