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V是京东持续披露的重要数据,它为持续亏损的京东提供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2017年第一季度GMV达到1841亿元,同比增长42%。自营业务GMV与平台业务GMV分别为1079亿元和762亿元,均超过40%增幅。两者比值已接近6:4。主营的电子与家电产品GMV达到926亿元,保持着37%的同比增长。黄宣德称,“短期内GMV增速将会放缓,中长期增长速度应该会超过营收增长速度,因为从长期来看,长尾(long tail)类别的市场机遇更好。”
新业务方面,京东在第一季度对原服饰家居事业部进行了拆分,分别成立大服饰事业部和居家生活事业部。这宣告了京东品类扩张将继续加快。另外,2017年第一季度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的交易总额为91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8%,占总交易额比例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48%上升至50%,与主营的电子产品持平。这也得益于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
但黄宣德称,“快消品仍然在大量烧钱,在消耗我们的大笔现金,但我们仍致力于对这个品类进行投资。不过,京东从其他产品品类上赚的钱,足以承担这种投入,最终让我们在快消品品类获得回报。”服装品类增长很快,黄宣德用了两个“非常”来形容,这一品类对京东自营业务GMV的贡献很大,但目前基数仍较小,从刘强东一系列的动作来看,这将是京东的重点之一。
跨境海淘也是电商发力的领域。继山姆店合作之后,京东将沃尔玛旗下英国著名超市品牌ASDA以全球购官方旗舰店的形式正式引入中国。京东全球购还与拜耳、Inferno和丝塔芙等多家全球顶级品牌合作。国际知名药妆品牌雅漾官方旗舰店也在本季度正式入驻京东自营平台。然而,比起价格透明的数码3C产品,美妆、奢侈品等多数品类不同渠道的价格差异较大,京东全球购的价格与买手制的平台、甚至是部分自营平台相比还不具有优势。对此,京东如何调整将是接下来几个季度的看点之一。
在剥离京东金融后,京东也在4月宣布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目前,京东已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新达达)六大物流网络,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56个大型仓库,6906个配送站和自提点,以及7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2016年12月,京东悄然提高了免运费服务的标准,体现了京东物流从单纯的投入向盈利的转变。
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50亿元,过去12个月的经营现金流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剔除经营现金流中包含的京东金融相关影响,京东过去12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从现金流来看,京东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