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酒类电商迅速崛起,主次矛盾交织出现

 
2017-05-10 15:50:02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说到酒这个行业,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有许多诗歌与故事都与酒有关。从杜甫的《饮中八仙》到莫言的《红高粱》,从曹操“煮酒论英雄”到苏轼“把酒问青天”。李白甚至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可见中国人对于酒的喜爱已经渗入到血脉之中,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关于酒的故事实在太多,如果要展开论述,就又是一篇文章,我们暂且按下不表。今天要讨论的,是中国人对于酒的喜爱催生了酒类市场,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众所周知,传统酒类行业的水非常深,一瓶酒从出厂到出现在商场中,需要经过代理商、经销商等层层关卡,最后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已不仅是一瓶酒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各级的潜在利润,而这些费用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导致酒类价格出现虚高状况。

\

此后,电商出现并逐渐渗入多个领域。由于酒品具备快消、高毛利及传统消费粘性高等特点,因而行业市场极大。随着消费者网购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酒水流通市场出现种种问题,倒逼运营效率更高的电商渠道崛起。互联网所具备的“万物互联”的特质,为酒类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2011年~2012年,以1919、中酒网和酒仙网为代表的酒类电商悄然登上商业舞台。它们的介入如同电商对于传统数码3C的冲击,酒类电商从进场之日起就撬动了传统酒商的利益壁垒。但与3C领域电商冲击线下卖场不同的是,酒类电商撼动的是价格体系,电商平台的售价仅为出厂价的70%~80%。

总的来说,酒类电商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两种。一是在规模较大的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借流量获得销量。二是自建电商系统,比如茅台商城、洋河一号APP等。然而2013年之后,“三公”消费限令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酒类销售走入低迷趋势。利益蛋糕的缩小,引发了酒类行业线上PK线下的战争。

最先“挑起事端”的是老牌线下酒企“郎酒”,在2013年9月宣布与1919决裂。此前由于定价方面的分歧,二者的合作在2012年就已终止。1919以从其他经销商处进货来应对,这引发了郎酒方面的严重不满,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除此之外,五粮液等知名老牌企业也在同一时间与酒类电商纷争不断。到2014年,茅台的加入让这场“诸侯混战”达到白热化。2014年8月,茅台官方发布公告称中酒网和酒仙网打着茅台的旗号销售伪劣产品。和郎酒相同的是,尽管茅台高举“打假”旗帜,但其实质仍是利益之争。

除了酒类电商与传统酒商之间的矛盾,酒类电商内部也存在着许多暗涌。口水仗、挖墙脚、围追堵截,酒类电商之间各种招数层出不穷,从几个事例中可以感受到。

2014年3月,中酒网董事长赖劲宇公开表示:“一切没有物流供应链的酒类O2O都是伪命题,一切以圈钱为目的的酒类O2O更是伪命题!”其实这话指的就是1919,而1919则以“B2C是大忽悠,B2C一定比线下贵”作为反击。

同时,酒仙网在4月宣布拿到了共计4.25亿的D轮和E轮融资,并将加大对O2O的布局,这对1919和中酒网都是一种威胁。

于是原本打口水仗的两家很快达成合作,而且中酒网还挖角了酒仙网总经理王豪,从此造就了酒类电商“三分天下”的态势,而酒仙网则遭遇了对手“联刘抗曹”的手段。大企业的战况如火如荼,小酒商的日子也不滋润,抹黑、造谣、举报时常发生,局面也不太平。

由此可见,虽然酒类电商于近年迅速崛起,但由于内外矛盾交织出现,导致行业甚为混乱,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酒类电商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酒类电商依然存在着极大的潜力。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