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互联网企业当中来,乐视恐怕最想发出这样感慨的企业。
因为,命运好像总是特别偏爱捉弄乐视。
去年11月的资金链风波刚刚平息下来,周航的一则乐视挪用易道13亿资金的声明又将乐视推到了风暴中心。
正可谓是命途多舛,祸不单行。从不断传来的负面消息中,乐视早已跌下神坛,深陷在海水与火焰之中。
然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视频网站到如今世人皆知的乐视生态帝国;从股价一度飙涨,创造了半年时间股价涨幅535%的神话,到如今遭遇资金危机、股价暴跌成为众矢之的,我们不禁要问,乐视到底怎么了?乐视的生态梦到底还能走多远?
众所周知,乐视很缺钱。但到底有多缺,没有人知道。总之,非常非常缺。
2016年11月乐视爆发了资金链断裂危机,其股票一度停牌了一个月有余。直到融创中国孙宏斌等投下168亿元,乐视的这场资金风波才勉强算是告一段落。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关于乐视的负面消息接踵而来。
乐视手机供应商讨债;乐视体育相继丢掉中超和亚冠版权;乐视卖地求生;乐视裁员、高层离职和变动等等,所有的消息都指向一个事儿,那就是:乐视太缺钱了!
那么乐视到底有多缺钱呢?根据乐视对外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大体估测一下。
贾跃亭曾不止一次对外强调,人们需要将乐视的七大生态分割开来看。但至今为止,在大多数人眼中,依然很难将乐视的各大业务独立分开来看,更别说分清各乐视大子生态之间的关系。
这同时也导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乐视非上市业务板块如乐视体育、手机、汽车等的负面传闻,密切影响着乐视上市公司的股价。按道理来说,上市公司的股价体现的应该是上市体系的发展状况。然而这一“道理”,放到乐视这边却完全“失灵”了。
目前,整个乐视体系主要可分为上市体系和非上市体系。其中,上市体系包括乐视视频、乐视致新、乐视云等,乐视影业目前也正在注入到上市体系当中去。而乐视的非上市体系则包括乐视汽车、乐视手机以及乐视体育等。
首先看看上市体系这边的状态。近日,乐视网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乐视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68.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亿元,同比下降3.19%。由于战略节奏和策略上的主动调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出现小幅下滑。
另外根据一季报披露,乐视网在2017年前三个月实现营收49.22亿元,同比增长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8.76%。在市场和舆论环境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乐视还依然能够实现盈利已是非常不易。
分析不难看出,乐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很健康的。事实上,乐视真正缺钱的,是乐视非上市体系。
资金缺口最为严重的是乐视手机。据乐视官方宣布,截至2016年底,乐视手机出货量已达2000万台。不得不说,2015年才杀进智能手机这片红海的乐视超级手机实在是智能手机领域的一匹黑马。然而,这个傲人的数字背后,其实是一场由疯狂且盲目烧钱补贴带来的巨亏黑洞。
按照硬件负利定价原则,乐视手机每卖一台,光硬件成本平均亏损可达200元。据乐视内部人士透露,加上管理、渠道、运营等其它成本,乐视手机每台平均亏损可达1000元。由此可以算出,乐视做超级手机短短两年,净亏损或达200亿元。但乐视超级手机却只在2015年拿到5.3亿美元融资。对于这个200亿亏损的大窟窿来说,这点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