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在家电、3C等领域攻下大半江山。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在“中国品牌日”首秀之际,京东发布《京东中国品牌发展报告》,通过电商大数据和案例详细展现了国产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的高速成长,并深入剖析成长背后的品牌势能、创新动能。中国品牌“战斗力”如何?哪些人群是中国品牌的“忠实粉丝”?品牌发展又该如何发力?可以从《报告》中找到一些答案。
在家电、3C等领域,国产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强势攻下大半江山。尤其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平板电视、手机、智能家居等品类中,已经形成了中国品牌的市场统治地位。京东大数据显示,2016年,在冰箱、厨房卫浴、智能家居、手机、游戏本等品类里,中国产品牌销售量占比已经超过60%。
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从简单制造到品质制造的转变,“廉价”不再是中国品牌的代名词,越来越多个性化的设计,让国货更拿得出手。在手机、消费品、居家生活、服装市场,国产品牌的销售占比增速也十分抢眼,过去三年间,锤子、李宁、OPPO、vivo、小米、安踏等品牌在京东的销售额平均增长超过了60倍。中国品牌在很多品类中已经形成了垄断性的优势,也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报告》还分析了这些产品背后的用户点评,可以看到三年前,评价集中在性价比方面,而现在则广泛分布在质量、设计、功能等方面。中国品牌推动供给侧改革,潜心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举措让消费者感到了真正的变化。
《报告》还指出,在母婴等品类中,中国品牌还难以形成品牌优势,这既是对中国品牌的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