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如果你还在把“数字营销”作为今天企业营销职能的一个补丁,赶紧停止这种做法,学会在已经完成数字化的真实世界里营销吧!
“We no longer believed in Digital Marketing but rather Marketing In A Digital World”
- Hacking Marketing, Scott Brinker
今天的消费者,主动权越来越高,企业面对的早已不再是上世纪60年代,被电视屏幕牢牢捕获的消费者了。
当所有企业都在使出浑身解数讨好消费者,不遗余力的让消费者更方便、更贴心、更自主的时候,消费者的期望必然节节升高。充分竞争行业里的企业必须改变自己,进行数字化转型,来适应这种新的外部环境。
而“数字营销”在今天,通常作为营销部门之下的单独的,专门的职能部门。
一方面,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与客户接触。即便有一个网站,平时使用email或者其他社交媒体,甚至做点数字投放,但这些和核心业务无关,有或者没有无伤大雅。
另一方面,数字营销对软件相关的能力的依赖性,也导致“数字”和“传统”营销团队之间的隔离,而这种情况下,“数字团队”往往是非主流的一端,没有充足的预算,基本没啥影响力。
今天的营销管理,好比驾驶一辆高速行驶的车辆,但方向盘不好使,刹车基本失效,同时还是夜间行驶,大灯也坏了,搞不好驾驶员还没有驾照。
今年大会值得关注的话题
2017年营销技术全景图
在2016年的营销技术全景图里,Scott列出了3800多家厂商,今年这个数字是多少?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又体现出行业里什么样的趋势?
Stackie Award
从去年开始,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营销技术领域内的融合必将发生,但不会这么快。这种情况下,很长时间里,将出现若干个主要的“营销技术栈”(MarTech Stack),每一个“营销技术栈”由全景图里一串可以互相协同的应用组成。去年大会第一次设立了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奖项“Stackie Award”,今年也会继续,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发动社群的力量,形成全景图里可行并得到成功验证的组合方案。
AI,AI,AI!
机器学习是新的BI,在营销领域内有大量的突出的应用场景。今年的MarTech峰会内的演讲,至少有1/3和人工智能有关。
我们的产品研发至今,已经初步具备了Marketing Cloud所必须的数据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和自动化,以及BI的能力。我们有融合AI的想法很久了,比如将AI注入到策略和自动化模块里,可以产生非常有价值的应用。
目前在北美,这些结合AI的营销技术可以应用到什么阶段?非常期待了解更多。
企业自身的组织问题
今天的现实是,技术在用指数方式变化,但组织最多只是在用对数方式变化。
2010年,Scott Brinker萌生了把软件工程和营销工程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的想法。Scott认为,营销管理完全可以借鉴软件工程里大家耳熟能详的敏捷开发方法。
在新书“Hacking Marketing”里,,他甚至把“占领显著的市场份额”这一营销命题,和“打造了不起的软件产品”相比较,提出今天的营销,可以大量借鉴软件行业内经验和实践。
“占领显著市场份额”和“打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软件产品”之间确实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都面对不断的变化和创新
都极大依赖于人的创意和智力,洞察和直觉
都需要团队协作,需要面对高度的竞争
嗯嗯,谁能比我们程序猿们更了解敏捷开发?一定要专门写一篇文章,给大家普及下这个有趣的想法。
回到营销的本质
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客户名单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
1890年,出现纸质表格,以及相应的联系地址卡片。
1970年,借助早期计算机和打印技术,企业开始对名单进行合并和清洗,打印个性化材料,并对销售进行统计和预测。
世界在变化。 Gartner在2011年公开预测,这也是我亲眼见证,不断被验证的一个预测:“到2017,CMO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会超过CIO”。
2012年,企业在数字媒体上的投入首次超过传统媒体。
营销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大规模生产的大规模销售运营 。
从营销圣经“定位”到今天的“增长黑客”,媒体已经全面数字化,用户拥有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对企业而言,到了重新定义自己的时候了。
这不是对现有营销体系的全面替代,而是在现有体系之上叠加技术和管理元素。
事实上,市场营销变得越“技术”,创意和直觉也同时变得更重要。
CMO并不一定需要成为技术大拿,但需要在团队里融入技术的领导力。
技术永远都有专家来解决,组织问题才是真正挑战。
最终,这一切都是为了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提升适应性和关联性,建立兼具敏捷和精细的大规模运营能力,来面对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另外,我和大会主席Scott Brinker先生也聊到中美在营销技术领域内的差异。和成熟市场相比,国内企业的“营销认知度”,“营销成熟度”普遍不够,所以MarTech Conference正准备进入中国。
前方是一望无际的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