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文对于外卖市场本身和外卖市场背后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外卖市场并不是仅仅只有某种或某几种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牵扯到外部市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百度外卖非但不会出局,反而还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可能成为未来BAT竞争的一个主要战场。
外卖市场具有的多重属性让它并不仅仅承担外卖的功能。我们通常情况下,看到的仅仅只是外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外卖平台可以通过外卖绑定用户生活。其实,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外卖的一个的相对较为表层的方面。其实,我们看到的外卖仅仅只是一种表现而已,外卖平台通过外卖可以实现很多除了外卖之外的很多功能和应用。
首先,外卖可以直接切入到第三方支付的领域。我们都知道外卖是一个相对较为高频到底应用,除了我们日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外卖还会包含其他的一些元素和门类。这种高频度的使用率让很多外卖平台可以借此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随后将第三方支付的元素加入到外卖平台当中,通过外卖来培养用户第三方支付的习惯,推广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产品。
仅仅从第三方支付的层面上来看,外卖平台就有很大的市场,如果能够借助外卖再做深度运营,我们可以将用户的支付与平常的打折券、优惠券、预售卡等诸多元素全部都加入到外卖平台当中,通过外卖平台来推广这些产品。因此,我们看到的外卖平台仅仅只是一个入口,其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应用将会让未来的外卖平台具备很多的金融属性,对于金融属性的拓展和开发将会让我们对外卖市场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应用。
其次,外部技术在外卖平台的应用可以为未来很多领域找到应用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卖平台的应用更多是基于用户使用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来实现的。外卖市场之所以火爆的一个主要原因也仅仅只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外卖市场的火爆只是迎合了用户习惯的转变而已,其他技术并没有在外卖平台上有太多应用。这显然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外卖平台的真实情况,未来随着外卖平台的技术升级,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元素在外卖平台上得到应用,最终让外卖平台具有更多的功能点和应用点。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在外卖平台上高频的使用情况,能够知道这个用户的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等基础画像,可以给用户推荐更加符合他的要求的衍生的外卖种类,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另外,我们还能够将用户在外卖平台上的数据与其在其他领域的数据实现融合,获得用户一种全新的数据库,借助这个数据库,我们能够知道用户更加精准的特征数据,让外卖平台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外卖平台,而具有了更多其他的属性。
除了大数据的应用之外,我们还能够将无人的快递配送加入到外卖配送的过程当中,通过这种新的技术来提升外卖配送的效率,实现外卖与其衍生领域的共同发展,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找到更多外卖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点,为未来的无人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找到“试验田”。
以此次传言的百度外卖与顺丰速递的合作为例,通过两家实现合作,可以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顺丰速运能够借助它在物流方面的优势,为百度外卖的平台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让外卖平台的用户体验得到提升。而对于顺丰速运来讲,则可以通过百度外卖打开切入到另外一个新领域的大门,能够借助百度外卖业已形成的流量优势,让快递业务获得一个全新的应用。另外,通过外卖这种高频的应用,快递服务提供商同样能够弥补在揽件和送件空闲期的一个业务,让业务流程更加丰满和完善。
第三,百度外卖可以为百度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提供“试验田”。作为一个用户高频使用的存在,百度外卖能够将百度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到实际过程当中,以此来检验百度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户口味。
我们都知道,百度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外卖市场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块,通过将百度人工智能的成果在百度外卖当中进行应用知道这项新的技术是不是符合用户需求,用户会不会买账。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外卖同样可以为新技术的应用找到“试验田”,借助外卖服务找到更多的产品使用者,从而优化和改善自己的产品。比如,我们能够外卖平台的地理定位系统为用户匹配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外卖店铺,这种定位可能不会单纯地按照地理信息来完成,还会加入更多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智能数据运算找到一个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店,减少传统时代仅仅依靠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外卖给用户带来的不适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外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外卖这个功能,而是能够成为一个新产品的“试验田”,通过它能够知道新产品和新功能是不是真正符合用户口味,是不是真正被用户买账。百度外卖的这些新的功能让它不会被边缘化,反而会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外界对于百度外卖和顺丰速运的传闻并不能代表百度外卖已经成为一个鸡肋,而是可以找到基于外卖为原点的更多的发展点。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百度外卖不会因此成为外卖市场的出局者,或许将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的可能性,进而成为一个真正能够肩负起更多新功能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