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两辆共享单车,一辆你已经下载和注册过,另一辆没有,前者体验很差,后者可能体验好一些。你会如何选?
如果需要下载App才能用车的话,你可能会权衡你重新转换注册以及交押金的成本,甚至你根本不愿麻烦自己付出新的成本去体验新的单车。
但如果你完全没有这些麻烦了呢——很有可能,未来所有的单车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就可以扫开即用。
你的消费决策变了,主导因素变成了骑行体验。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愿意体验一下新的车,尤其是当它们就在离你更近的地方,或者看起来更好骑。
这跟在便利店买水很类似。即便你习惯买农夫山泉或者可口可乐,也不妨碍你可能会尝尝鲜,体验一下一个新出的果汁。新的品牌也总有机会,利用差异化的产品体验来赢得客户。
回到共享单车,摩拜和ofo已经各自得到多家资本加持,估值也达到独角兽级别,但市场上第二梯队甚至更小的玩家还保持着活跃,也能找到资本支持,而且还不断有新玩家在加入。最近的消息是,做便利店的便利蜂也玩起了共享单车,说不定以后大街上会密布各种品牌单车,全家单车,麦当劳单车,星巴克单车,家乐福单车……
这也是因为共享单车壁垒不够高,无法形成护城河狙击对手。在支付宝加入之后,这样的趋势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