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资圈真的开始焦虑了吗?广州日报记者此前就共享单车投资热采访多位VC时,不少投资大佬就直言主要是“怕错过”。投资摩拜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坦言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VC有很多压力,比如说有来自LP(股东)的压力,LP会问中国现在共享单车这么火,你怎么都没投?
如果投了0.1%,就没有压力。你投失败的项目永远没有人知道,因为已经没有名了,但你只要成功就可能所有人都知道。第二种就是大家都觉得跟着口袋特别深的投资人,或者特别有自己逻辑的投资人做投资会比较保险,因为反正后面有他们撑着。所以很多投资人去赶潮流。”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创业投资领域的投资项目相比2015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但中国创投市场整体的募资额是2015年的1.7倍,再创历史新高。创业者、创业公司的供给端减少,让天使投资可选择标的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至于有人说——2016年实质上是天使期的寒冬,中后期的公司或者投资机构其实是更为活跃的,这些优质标的反而得到了更高的溢价。
于是,中国科技创投圈出现“看起来很好的企业,早就抢破头;不好也不坏的企业,却又不敢投;看不上的企业,偏偏涨上天。”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