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O2O行业烧钱趋冷 政策桎梏凸显

 
2017-01-11 10:32:07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经过了前期的市场热潮,O2O行业正面临着分化,随着投资人趋于谨慎,烧钱补贴模式逐渐冷却。商业模式可行的O2O项目正逐渐形成寡头垄断,缺乏用户黏性的项目则在补贴退潮后面临无钱可烧的尴尬。不过,目前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仍成为O2O行业发展的梗阻。专家指出,应提高政策宽容度,并加强基础性服务,多措并举促进O2O产业健康发展。
 

\

烧钱模式须击中市场痛点

O2O项目一度是投资人青睐的对象,一个O2O项目的崛起也往往伴随着资本力量的深度介入。比如此前的互联网约租车行业在起步阶段,都是从极具吸引力的补贴开始的。而外卖O2O、洗车O2O、美容O2O等,无一不是通过减免、优惠等模式进行应用推广。

不过,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使一些项目无奈倒闭,O2O“烧钱”模式也引发业内质疑。比如,2014年完成A轮融资的一些创业企业,其中不少已经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让市场惊呼“泡沫破灭”。

此前不少O2O项目都依靠着投资人的资金投入,通过用户端的补贴来争夺市场,一旦补贴下降甚至停止,项目就面临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2015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一些此前被炒得火热的O2O项目的破产,投资人也逐渐趋于理性,对项目的选择不再是一拥而上,而是有所甄别。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自然淘汰,一些领域已形成O2O巨头,盈利模式日渐清晰,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如在网络约租车领域,滴滴出行和优步已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在“上门按摩”“上门烧饭”等领域,许多企业在“烧钱无数”之后,最终难以取得规模化扩张而盈利困难,最终退出市场。

在专业风险投资人看来,O2O领域的烧钱大战,本质上并不是烧钱补贴用户,而是花钱教育消费者,培养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烧钱的目的应当是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如果在补贴退出之后,消费者依然使用该O2O平台,这种商业模式则被证明是成功的。约租车和外卖O2O显然都是目前最成功的实践之一,现在滴滴等打车软件的优惠已经很少,基本已经取消了补贴,但是出门使用打车软件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行为习惯,这样的钱烧得“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其它领域的O2O项目一旦离开补贴,就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比如洗车O2O,就属于用户黏度不高的行业,很多用户都是冲着优惠和补贴去的,不管怎样的O2O,根本上来说都是要解决用户所面临的现实痛点,仅仅通过补贴来吸引用户并非长久之计。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