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2O市场百舸争流的同时,资本市场也进入了空前的竞争。有投资人透露,在过去的一年,可投可不投的项目,投资商几乎一个没落下,一年投资上百个项目的公司不在少数,其中O2O项目占到重要比例。在经过2014年激烈的竞争后,有投资界人士认为今年O2O领域的投资热度不会再如此高涨。据透露,在去年底的总结会上,不少出资人对VC/PE的表现不甚满意,认为投资缺乏理性思考,出手过于频繁,收益却并不理想。因此今年资本有可能从激进转向中性。
另一方面,资本也成为了O2O产业的裂变器,被大势左右,也成就了大势。获得投资的企业乘势而为,用金钱换得积累用户、提升团队的时间成本;没有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则步履艰辛,难成大业。
在行业大势和企业方向无误的前提下,资本商最为重视的是企业的节奏和打法。祥峰投资投资总监赵楠表示,投资人在看项目的时候,除了看团队、产品之外,还会与创业者详细地聊他们的节奏和打法,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有的人拿到钱之后会很茫然,或者你本身是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名,领先了一两个月之后开始有竞争对手砸钱,这个时候你的策略就很重要,是跟着砸钱,还是维持自己本身的步调,还是砸得比他们还猛。”
去年,O2O改变了不少行业,如专车、外卖、家政等等。在赵楠看来,这些行业表现出高频、高客单价的趋势,且各个细分领域都已经拥有了一两家能产生门槛的企业。“投资人看项目会从最高频的开始,用户的依赖性强,有刚需。今年涌现出的很多产品会向低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