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药O2O的门槛较低,一年来涌入这一市场的企业近百家,却至今没有企业能够盈利。自建仓储也不容易,高昂的并购资本挡住了诸多企业入局。即使是位置差的门店,收购价格约100万元,覆盖全北京至少需要十几家。记者了解到,目前送药O2O行业已逐渐成熟,新生企业拿到融资比较难,融过A轮的企业寥寥无几。
医药零售出身的药去哪此前曾与北京八大连锁药店的上百家药店签约,为门店带来流量,并为药店执行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供支持,另外,还将通过联盟方式提高议价能力。这是送药O2O首次对盈利模式进行尝试。药去哪联合创始人聂方宁透露,目前议价联盟已基本形成。但对于“草莽”出身的送药O2O企业,由于人脉关系缺乏、对行业了解不深,模式难以效仿。
领跑企业的高标准也死死压住了行业利润。背靠仁和的叮当快药资本雄厚,主打28分钟配送,不收取配送费,为行业划了一道硬指标。聂方宁坦言,目前药去哪为白天工作的配送人员提供的月薪在4500-4800元之间,夜班的配送人员基本工资均在6000元以上,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但行业普遍不收取配送费,为了不掉队,只能咬紧牙关跟着跑。对于多数小企业来说,这是一场耗不起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