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开始,冷!资本寒冬、融资放缓、估值跳水如一股寒流出现在资本市场中,诸多风靡一时的O2O明星创业公司在寒冬的冲击下悄无声息的倒下。另一面,热!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成为全球首个超过2800万辆的国家。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这也意味着汽车保有量仍在持续攀升,可以给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冰与火之中,汽车后市场创业先行者们面临的路将继续充满荆棘和光明。寒冬下,曾经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博湃养车希望通过补贴占据市场份额,再将产业链延伸,但事与愿违,由于后服务市场多提供低频次服务,令客户转化率远低于预期,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平安好车的经营模式为需要付出成本极大的C2B,使得盈利困难,此外公司缺乏互联网和线下基因,在广告投放、运营、城市扩张等方面遇到了问题。
几天前,号称汽车后市场互联网第一股的ST诸葛也“倒下”了。1月17日,ST诸葛公告称,吴让生受让诸葛天下原实际控制人祁庆持有的和创万通46%的股权,加上此前所持49%股份,吴所持和创万通股比达95%。借此,吴间接控制ST诸葛40.8%的股权,代替持股比降至32.09%的祁庆,成为实际控制人。不容忽视的是,当年ST诸葛高估60亿元价值时,投资者看中的正是其背后可达万亿级别的汽车后市场的规模。然而,追逐这块市场大蛋糕时,无数如ST诸葛这样的创业公司在资本迷梦中倒下。
工场菌认为就生命周期而言,创业公司在成立三年内面临生死考验的概率最大,随着近年来资本遇冷后的收紧和泡沫凸显,创业公司的关停倒闭、转型及裁员,将会愈发频繁。但不可否认,万亿后市场仍旧充满机遇,或许你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钥匙。
最好的创业机遇
中国汽车后市场有多大、当下已不是一句简单的万亿级可以形容的了。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占比通常能达到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到10%左右,正是这种巨大市场差距,导致汽车后市场类的创业创新项目被创业者和投资方广泛看好。
创业者之所以有机会,是因为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还不够规范,小、乱、贵现象凸显,没有足够数量的品牌汽修厂、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化的竞争环境。由于市场不透明,车主有对高品质、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但也只能接受昂贵的价格和体验不佳的服务。
摸索出来的路 线上结合线下
O2O兴起让早已瞄上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嗅到了机遇。这些企业在得到各路资本大军的支持后,用大额补贴来发展用户,用资金来迅速扩张,用规模来赢得新一轮的融资。
最近,沉寂多月的汽车后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已有多个O2O项目再次传出融资过亿元的消息,市场又掀起了一轮O2O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