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Google开始注重离线服务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非常简单:在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印度等国,约有10亿的新用户加入世界网络,而像Facebook、Twitter等硅谷公司一样,Google想要垄断他们的各项业务。
“Google搜索始于台式机,而台式机带来了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当人们接入互联网的时候,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恒定的带宽,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几乎可以任何事。” Google搜索的产品经理Shekhar Sharad说,“但是之后智能手机开始涌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可能还没见过台式机,他们的手里就多了一个迷你的超级计算机,我们必须保证用户-手机-网络这样的一个连接,这样的连接在台式机上是不存在的。”
在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主流的网络连接通常是2G的网络,这对流媒体视频的要求非常明确,因为这里的用户数据使用非常之少,而他们想要看一个标准画质的非常短的视频就会花费高昂的费用,所以他们会选择在周末Netflix举办的狂欢活动中浏览视频。此外,对于这些区域来说,无线网络才是上佳之选。
Sharad说:“我们专门为在尼日利亚等地新加入网络的智能手机用户开发了这些新的功能,他们每日的网络带宽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我们必须保证我们将这些网络带宽进行合理的利用,我们还必须确保不同地方使用Google的用户体验是一致可靠,即便在那些Google尚未普及的国家。”
Sharad的研究小组表明,他们针对这些国家引入了上述的搜索队列,而且在2G网络的主流区域对搜索结果进行了自动简化,并且通过对媒体和搜索结果进行包装和排版,从而减少了90%的数据流量消耗,这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节省带宽的设计。
Sharad说:“我的个人箴言之一就是搜索永远不会失败,因为当用户进行搜索的时候,他们心中是有一个未解的问题的,他们需要一个答案,社交网络则完全不一样,有的时候是他们需要用户的答案。”
这是对YouTube的一个巨大挑战。Jay Akkad是YouTube“下一个十亿用户”产品的负责人,这个项目旨在为视频编解码器提升技术效率、自动调节画面质量、提高连接速度,从而提供不用缓冲的流媒体视频。Google甚至会把有趣的小猫的视频下发到离你最近的服务器上,从而让你更快的打开这个视频。
但是Akkad说:“我们最终意识到某些国家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很难单纯凭借技术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找到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在YouTube的后端工程上面做文章,我们需要重新考虑重新设计YouTube的前端设计。我曾经这样问过我自己‘如果我们不是作为流媒体服务存在,而是作为下载服务存在,会有什么变化呢?’”
2014年,Google在印度推出了YouTube离线服务。用户可以在稳定的网络连接之下(一般来说家里是最理想的位置)可以离线缓存视频,而不是像原来那样需要不间断的网络才能观看某个视频。到2016年,YouTube甚至推出了夜间下载视频的选项。当视频缓存完毕后,客户就可以在第二天上班途中观看视频了。这项功能能够兴起的原因其实就在于网络上存在着冗余的带宽,而且在夜间,很多数据费用都更加便宜。(此项功能在美国不适用,未来也不会发布)说实话,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事实上,Akkad向我们透露以前就有尝试过的案例。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有一大部分人尝试在电脑上下载影片。
印度YouTube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内容进行分享。在与当地人的交谈和人口研究过程当中,Google了解到:在2G网络覆盖的区域,因为流量非常昂贵,人们会通过SD卡或者其他的方式将下载的内容进行分享。而这种相对落后的方法成为了分享视频的基本渠道。(值得让人注意的是,Fast公司在古巴也发现了一个类似的发展趋势。)针对印度地区,整个解决方案不仅仅要包括允许缓存YouTube的视频,同时也要可以通过蓝牙等本地方式进行分享。
Akkad说:“我们的工作重点其实是如何通过应用程序跟任何人都可以分享视频,而且要通过手机和手机之间的联系进行无缝分享。而我们现在在美国的分享方式却完全不一样,我们所谓的‘分享’其实是我发给你一个视频连接。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对这个现状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