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BAT都栽了跟头 互联网医疗一直是个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2017-02-10 15:45:35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该撤就撤,该关就关,该并就并。”

\

李彦宏如今“断腕”裁撤的百度移动医疗事业部,可以被认为是百度打扫门庭砍掉繁冗,为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所谓的内容分发、连接服务、金融创新和人工智能等赢回一局,当然,私下的潜台词也或许暗示了——这个虚火的行业也祭不起BAT们的玲珑宝塔。

对于互联网医疗,即便是创新最坚定的信仰者,也给不出什么像样的肯定理由。因为一直以来,互联网医疗都面临大写的尴尬,叫好不叫座。从这点讲,互联网巨头的适时抽身也不失明智之举。

单一痛点的解决如同隔靴搔痒

BAT过往之处向来寸草不生,但唯独在互联网医疗上却无法做到在其它行业的所向披靡:

除却百度今日的断臂求生,A和T的进展也并不容乐观。阿里2014年曾高调放出“让医院倒闭,让医生失业”的豪言,开场后却一直不顺,终于扛不住医药行业的集体抗议,挣扎再三还是放弃了它最核心的资产——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运营权;腾讯医疗的布局可视为一核(微信)多卫星(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集团等实力干将),但总体表现也平稳,无功无过。企鹅家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也着实有些可惜。

倘若能通过技术的变革来让饱受健康之苦的人重新振奋的话,这的确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毕竟健康几乎是每个人必须考虑的刚需问题。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互联网医疗除却细小繁多痛点之外,与购物、出行等消费领域相比,互联网很难扎入医疗行业的核心,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模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超级护城河”机制。笔者希望采用这种分析逻辑的在于,能拜托仅站在互联网自身优劣势的狭隘角度,而是横向通过比较来挖掘更多问题。互联网医疗是否具有成为基础性的变革潜力,要看它是否有潜力拆掉医院的这个机制。

“医院”这一商业模式的产生,其实只有300多年,医改经典《创新者的处方》一书中也总结了医院之所以做大做强,背后解决了几个最重要的痛点:

1.分诊需要。专科齐备的医院,实际上是一个类似撮合供需“股票交易所”,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2.共享设备。医生和患者之所以必须集中到医院,在于医生们可以共享设施,提高使用率,分摊成本。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必须集中到医院,医疗服务才能够开展。

3.解决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业具有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医生实质上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为了分辨和选择医生,医院可以医院整体口碑来代替医生个体的水平,这可以纠正信息不对称的机制,患者可以“认庙不认和尚”。

从上述信息看,医院的扮演了一个“整合”的关键角色,反观参与互联网医疗的各方力量尤其是BAT更多的还是在发挥“连接”角色,或从分诊机制入手、或从共享硬件采集设备入手、或医患社区产品入手……从各个方向搭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服务,但始终却无法将用户和医生更好地整合起来。在已成壁垒的强大对手医院面前,归根结底,互联网医疗参与者所进行的单一服务、单一痛点的解决力量稍显单薄。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