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各方面的压力,美国的科技企业也纷纷做出改进。
1 月下旬,Facebook 开始在德国推出假新闻过滤器。根据 Facebook 的事实检查系统,用户报告的假冒故事将被发送到柏林非营利性新闻机构 Correctiv。如果一个项目被认为是假的,它会被标记为“争议”标签,该网站将在用户分享新闻之前进行提醒。除了 Correctiv 外,Facebook 还在寻找其他德国媒体合作伙伴,推出假新闻过滤器。
谷歌和 Facebook 已结成联盟,拟于 2017 年 4 月在法国总统大选前在法国进行新闻打假。Facebook 还将与法国媒体机构合作,测试事实核查工具。Facebook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一则报道被两家事实核查机构描述为虚假信息时,它将被标记为有争议,并且将显示预警信号。”
这套事实核查工具将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流上的下拉菜单标记可疑新闻报道,随后来自上述新闻媒体的第三方核查人员将会手动分析该新闻,并判定其是真实报道还是虚假消息。如果被判定为假新闻,相关链接就会被标记“第三方认为该消息真实性存误”。
另一方的谷歌则宣布与一个名叫 Crosscheck 的假新闻监督机构合作,在谷歌的新闻搜索中帮助公众判定媒体报道的真实性。CrossCheck 采取的是人工核查的方式,其合作媒体包括来自法新社、BuzzFeed、Global Voices 等媒体的编辑。另外,谷歌还从 AdSense 广告联盟中移除了超过 200 家发行商,因为他们在假新闻网页中投放 AdSense 广告来获取收益。
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学塔尔中心的负责人 Claire Wardle 认为,“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平台获得信息,任何解决方案都要社交网络的参与。”
同样作为一个庞大社交媒体的 Twitter,在去年 9 月份也宣布与 Facebook 合作,加入旨在减少网络假新闻的“初稿联盟”。这一组织成立于 2015 年,其成员由 30 余家媒体和信息技术企业组成,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法新社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等。初稿联盟”获得谷歌新闻实验室支持,并与 YouTube 合作,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核实,其“协作验证平台”也于 10 月底开始启用。
为了达到提高社交网络新闻质量的目的,“初稿联盟”创立了一套自愿执行的网络新闻行为规范,从而提高社交媒体用户的新闻素养;并且还成立了“协作验证平台”,供组织成员用于辨别可疑新闻。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美国中老年受众还较多依赖传统媒体来获取资讯,而千禧一代已经把社交媒体视为最重要的平台。在 18-29 岁的美国人中,35%称社交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最有帮助的信息源”。
当然,社交媒体作为这场“假新闻”中最重要的一方参与者,必须要尽可能承担起“真相守门人”的角色。但社交媒体之外,还需要现代社会公民、制度制定者和监管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