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商业模式之前,要熟知一个大前提: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价格高昂的产品。SAE L4、L5的自动驾驶汽车,除了满足功能所需加装的软硬件系统,还要依靠冗余来确保安全。排除自动驾驶系统本身,不考虑异构冗余(用不同厂家供应商的产品做备份)的情况下,整车成本至少会上升30%,异构冗余下整车成本非常可能会飙升超过100%。
并且,无人车的将成为未来市场上的主流车型。根据2016年底麦肯锡(McKinsey & Co)和彭博新能源经济资讯(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联合发布的报告估计,2030年有10%的车辆是无人车并占据新车销量的50%,到2040年全社会大面积的接受无人车。未来依然有消费者选择开车驾驶,但个人买车和开车将成为一种爱好,2C市场将变得小众。
因此,车厂很难依靠售卖无人车给普通个人获利。探索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要看向更广阔的出行服务领域。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辆共享跨行业产生深度整合提供出行服务,才可能形成完美的商业闭环,实现收益平衡。
这一观点有理可依:
首先,对出行服务来说,最大的成本是司机。自动驾驶系统对标的是人力成本,一套昂贵的自动驾驶系统对比人力成本来说也是经济的;
其次,智能网联+车辆共享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极大降低车辆空驶率和停放时间。即使整车造价高昂也可以平衡最后的收益;
并且,新能源车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最佳载体,电子化线控的车身设计更利于进行自动驾驶改造升级。即使新能源汽车退出相关政策补贴,也可在车辆共享模式中找寻盈利空间。
商业模式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市场格局——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系统和车辆共享的品牌感知度将远超汽车品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没有竞争力的品牌将大量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