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编就有发过文章专门讨论过关于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功能的问题,最近小编发现各大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度逐渐上升,很多人质疑微信“付费阅读”会不会对其他的平台造成影响?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
有人会联想到,当年腾讯推出微信,直接干掉了微信的前辈“米聊”,微信“付费订阅”会不会截胡了其他内容平台呢?
我个人觉得不会,因为付费内容的本质与社交应用是两回事。社交应用是一种商业模式,它遵循的规律是幂次定律,也就是说你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你用户越多越有价值。
微信截胡米聊,其实就是靠它快速获得用户的能力,这一方面得益于QQ多年的用户积累,另一方面也是微信在互动上推出了新玩法。
付费内容则不是这样的。内容就像是一部电影,理论上来说,电影是不属于任何平台的,优酷买了版权,大家就在优酷看,奇艺买了版权,大家就在奇艺看。所以微信付费订阅的推出,只会让优质内容的生产者获得更多变现的渠道,但不会对现有内容平台有多大冲击。
而且,微信付费订阅的内容交付,还是有其形式的限制。比如喜马拉雅的内容是声音,我可以连续收听,对内容的订阅、搜索和使用都会比微信方便。微信公号的内容交付,到目前看,依然是图文形式为主流,这个形态如果不变,那优势不会太明显。
所以,即使微信付费订阅开通,其他内容平台也不会有太大冲击。
首先是内容形式的不同,让各个平台产生了天然的壁垒。比如得到的内容是以声音为主,知乎、分答是问答,优酷奇艺是视频,社群其实也可以算是付费内容,但形式更加复杂,kindle和多看是电子图书。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在线教育内容,这些传统上就一直收费,而且使用的工具更加复杂,微信不可能一夜之间做到如此大的改变。
其次,各家的对内容的定位也不同。优酷奇艺、喜马拉雅,原则只是内容的分发平台,自己生产的内容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以娱乐节目为主。
知乎和分答,则是问答形式的UGC,更强调回答问题人的身份和专业性。研习社、插座学院的在线课程,则是聚焦在主题学习上。
得到的内容,主要由内容由专业编辑和声优组织生产,其付费订阅则是通过专业编辑和行业专家共同打造,不仅是一种日更的产品,还是一个逐渐成型的社群运营。相信各位也可以想见,微信的付费订阅内容会是什么样的产品。
第三, 微信的付费订阅仅仅是一种内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创造了一种新内容。 之前微信的公号大V很多通过写书变现,其实就是一种交付形式的不同,如果我把书里的内容连载,那就是一本每日一更的订阅书。
如果不用微信交付,那我就用别的形式去交付。所以,应该担心的人,是现在他的内容形式可以用微信订阅的方式交付的那些内容,因为那才是真的抢了别人的生意。
总的来说,微信公众号只是单单的提出“付费阅读”的功能,如果说对别的平台造成影响的话,这扣的帽子就有点大了,但是其他平台如果想要脱颖而出,超过微信的存在,就还需要多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