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全球交易额最大、用户量最大的电商平台来说,淘宝已不仅仅是个盈利的企业,更是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所以平台打假,马云和阿里责无旁贷。
阿里不差人,马云不差钱。打假,马云和阿里不是不努力,每年投入10亿元、2000人来打假,为何淘宝上的假货打不完?
2012年淘宝洗白走出“黑名单”后,去年年底,淘宝又一次被列入美国政府的黑名单。听说,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灭绝师太”郑俊芳委屈得哭了,为什么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却有打不完的假货?!
10亿,2000人:撤下3.8亿个产品,关闭18万家店
郑俊芳委屈,是因为淘宝过去几年打假,确实舍得花钱、花人、花资源,一年10亿人,2000人负责打假,代价不可谓不高。
截至去年8月的12个月内,阿里已撤下3.8亿个产品页面,关闭18万间淘宝店,并关闭了675家生产、存储或销售假货的运营机构。
除了在淘宝平台处理、惩戒售假店铺,阿里的平台治理部门,还在为司法机关输送线索。
灭绝师太透露,整个2016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门共认定和处理制假售假案件线索4495条,案值均高于目前刑法所规定的5万元起刑标准。
为何阿里要打假?原因很简单,假货除了让“违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人员累死、消费者哭死”,也让阿里很受伤。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以及中国市值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在其上市地美国,两次因为平台有假货,进入了”黑名单“。尽管可能有微妙的政治因素,但是不可否认,阿里如果打不完假货,就很难理直气壮的洗脱这恶名和耻辱。
要说郑俊芳委屈,也是可以理解的。从2012年洗白,到四年后再次进入黑名单,四年间,阿里下线了几十万件假冒伪劣商品,建搭建了2000多人的打假团队,以及5000多人的志愿者打假团,逼停了线下多年泛滥的制假窝点,送了超过800个制假售假者进监狱。
打假力度在升级,打假业绩也很亮眼,甚至一度因为担心淘宝有假货而手撕阿里的轻奢品牌Michael Kors都收敛了敌意,其亚太区总裁李达康温情脉脉的示好阿里,“任何奢侈品牌都不应该绕开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