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上一次退隐时,曾将CEO一职交给了携程另一位创始人范敏。相较于拥有丰富酒旅经验的范敏,毕业于美国商学院的孙洁在硅谷浸润多年,也参与了所有携程的海外收购,她的优势突出在财务与国际化背景方面。
孙洁从上海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随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留学,以最高荣誉毕业后在加州硅谷工作了五年,担任毕马威的审计经理。随后供职于美国Applied Materials Inc.,担任向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外部报告的部门负责人。
2005年孙洁随夫回国,以CFO身份加入携程,彼时携程在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地位稳固,但并不算是一家很大规模的公司。孙洁对《财经》记者说:“当时携程只有五六亿美元市值,很多美国投资人都不知道携程是干什么的。”
孙洁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华尔街建立携程的品牌,她要求财务与IR(投资者关系)团队不断加快速度,以提前准备来应变市场,而不是等市场有机会时团队还没做完项目。
由于一开始携程还没有品牌,想约投资人都是靠别人“给面子”。孙洁甚至为此总结了一套话术,每当投资人问为什么要投资携程,首先她会反问你们要不要投资中国?第二,如果投资中国,那么投资哪个行业?第三,在旅游行业里面,哪个团队最优质?
除了用逻辑,还有高效。孙洁回忆,当时每一次财报公布后,比如星期一公布,她便立即飞美国,晚上在飞机上睡觉。第二天早上,也是当地的星期一早晨,洗个澡就立即路演。在美国西海岸路演完,晚上9点钟便坐红眼航班飞波士顿。经历一天的路演后再飞纽约。这三天都是在飞机上睡觉,到第四天才可能碰到枕头。纽约路演完再立刻飞伦敦。
高效令携程在最近的一次债券融资中躲避了风险。2016年9月7日,携程发行了28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同时发行总额9亿美元、于2022年到期的高级可转换债券,募资总额达26亿美元。此次募资,孙洁要求财务团队用一个星期把准备工作做完,整个财务团队为此日夜辛苦。最终募资上线到结束仅用6个小时,并获得了6倍超售。
“携程这个交易冲出去以后,后面慢的公司就走不掉了。因为随后欧洲发生爆炸、美国大选,募资就冲不出去了,我们的执行力赢了。”孙洁说。
孙洁不喜欢带一个大团队去路演,虽然排场很大,但她觉得那样像旅游一样效率不高。所以最初就只有孙洁一人“拎包路演”,之后才慢慢带了小团队。这种小团队的高效风格一直延续到现在,携程最近一系列的海外收购,很多谈判都是由孙洁和一位财务、一位法务三个人完成。
由于2010年前后携程还比较小,而CFO的工作要求孙洁对公司各业务线有深入了解,孙洁主动做了很多运营层面的工作。2012年,孙洁接任携程COO。原来做CFO时,只需要接触很少的精英团队,但COO需要的能力更复杂,很多琐碎的事情都需要处理。在一次与合作伙伴的见面会上,每个人介绍自己的职务,孙洁开玩笑说“我是携程COO,James(梁建章英文名)不管的事情我都要把它管起来。”
“当你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你需要上升两个层次去思考,先把这些做到,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当你要晋升这个职位时,你应该已经在做这个职位的事情了,而不是先要个职位再去做事情。”孙洁对《财经》记者说。
梁建章与孙洁的搭配是一种互补。例如在海外收购的谈判中,孙洁会在谈判之前与梁建章商量携程的底线在哪里,最好的情况是什么,中间地带是什么。而在实际谈判中,孙洁较为能够理解对方的处境与需求,寻找共赢。
携程2015年底投资去哪儿后,OTA市场格局基本平稳,梁建章曾表示让孙洁在2016年接任CEO。但孙洁推迟了一年,因为她认为整合去哪儿需要时间,也需要梁建章的在场。
孙洁对《财经》记者表示:“大的事情我肯定希望James能够看一看这个方向,公司的创新或改革,James会提醒我如果要做这个改动,你需要考虑哪些事情。”虽然梁建章卸任了CEO,但他依然任董事会主席,在Internationalization(国际化)、IT(技术)、Innovation(创新)、Investment(投资)四个方面把脉携程。
梁建章善于考虑公司的长远问题,表达上又非常言简意赅,往往当他作出一个决策后公司的方向就定了。但要把战略落实,还需要与各个团队推心置腹。因此,每次梁建章花两分钟跟孙洁把事情讲明白,孙洁需要再花一小时让团队明白。这些团队负责人也会跟孙洁商量执行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支持,需要化解哪些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