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组织要回答的两个核心问题:
1)多扁才算扁?
2)如何实现扁平?
就这两个有相关性的问题,石墨烯的制备过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由于石墨烯是单层或若干层碳原子,有很强的横向张力,要保证石墨烯在制备过程中不卷曲和不团簇是非常困难的。要将组织扁平化,也会面临类似的挑战:组织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可能会去吸收和获得更多的资源,让自己长大,从而实现组织的“团簇”,破坏了扁平。
再者,石墨烯的制造方法多种多样,有一种是通过有机大分子脱去-OH、-CH3和-NH2这样的基团来实现。如果这些基团脱去得不够彻底,附在碳原子的表面,会对石墨烯的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当管理层对组织实施变革,削掉过多的层级使之扁平化之时,如果削得不够彻底,会有一些老人、老办法、老习惯、老思想等等附着在扁平化单元上面,使得扁平化组织尾大不掉,组织将最终无法捕获扁平化带来的价值。就如同很难制备高品质的石墨烯,完全彻底的扁平化组织同样难以企及。在现实中,人们用高品质的石墨往往就可以取代传说中的石墨烯。扁平化组织也不是越扁越好,差不多就行了。
1972年,天主教废除了7品神职制度,实行副祭(Deacon)、神父(Priest)和主教(Bishop)组成的3级神职制度;其他低级职位随时选择信徒担任。一般主教、大主教(Archbishop)和枢机主教(Cardinal)都属于3级神职制度的最高一级,他们之间只有行政治理权限的大小高低之分,作为司祭的神权地位是一样的。
除了有精神力量和核心价值观(教义)之外,天主教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对其在全球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得天主教可以很快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不同的环境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模式。全球有超过12亿教徒的天主教(或其衍生教派)是扁平化组织的最佳例子,一般的组织很难做到。
Richard Presion 在其经典著作《American Steel》中讲述一个在衰败的产业中取得成功的钢铁公司Nucor的故事。70年代,Iverson对Nucor进行了扁平化改造,当时的Nucor扁得只有五个层级,从看大门的到CEO只需要晋升四次。到了2015年,Nucor已经有两万多员工,管理层也只有5个层级,总部员工不到80人,绝大多数的决策都发生在部门或以下的层级。对大多数组织来说,Nucor可以是扁平化的一个可以企及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