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也进入胶着和紧迫的争抢战场。
从供应链端来看,单独依靠野兽骑行的生产力尚不足以完成攻城之战的供给,因此小蓝单车选择与三家台企、日企合作。
李刚的考量,在于即便是同样的零部件,由有资历的台企和日企组装起来的产品使用体验也会不一样。据小蓝给出的数据,目前每天能产1万多台共享单车。在最新的变速小蓝Pro1和Pro2上,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的跟进,李刚声称自己把关键零部件内三速变速器供应商一整年的产能都包下来了,“我这也是被逼的,换了别的零部件提供商只会让后来跟进去做变速共享单车的事情变得成本高昂”。
而往回看,在供应链端的争夺也从未停歇,甚至有人分析未来得供应链得天下。今年3月9日,ofo宣布与700bike合作,开始生产全新的Curve系列,此前,ofo宣称占据全球40%的供应链份额,与飞鸽、凤凰等传统自行车厂商建立了排他合作。而另一方摩拜则抱紧富士康大腿,与战略投资方富士康建立了供应链合作。
即便小蓝宣称将变速器的核心零部件一整年的产量包了下来,在3月21日相关报道里,ofo在新加坡发布了ofo首款变速自行车,无异于再一次向外界昭示了,在共享单车供应链端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炽化阶段。